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齐头并进

更新时间:2009-12-04 09:05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阅读:1115 网友评论0

2007年,东莞市确立了“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发展战略,提出“四个忍得住”,即忍得住暂时的阵痛,忍得住暂时速度的放缓,忍得住暂时收入的减少,忍得住社会的非议,以“调稳结合、进退结合、内外结合、点面结合、政企结合”为原则,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702亿元,比2005年增长69.7%,而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却由2005年的20万吨下降到10.93万吨,削减率达45%;全市COD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13.5万吨下降到11.74万吨,削减率达13%。

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其实,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二者还相互促进。

当200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时,东莞市委、市政府已在2007年提出了“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战略,探索产业结构转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东莞在“创模”过程中找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2002年以来,东莞市投入1.1亿元,关闭全市189家采石场、218家制砖厂。2004年—2005年,补贴3.5亿元,关闭全市47家、70条水泥立窑生产线,每年减少1.9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和5119吨粉尘排放量。

“东莞市水泥生产企业整治力度之大,在全国都是罕见!”2005年4月,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对东莞市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2005年以来,东莞市政府补贴4.5亿元,清理了全市16268家养殖场,削减的污染排放相当于1500万人口的污染量,基本实现砖厂、采石场、水泥行业以及禁养区畜禽养殖业在东莞市的整体退出。全市累计关闭纯电镀、纯漂染、纯洗水、纯印花和小规模制革企业、造纸企业153家,为经济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

目前,东莞市的三大产业比例从2002年的4.83:55.21:39.96调整为0.4:46.8:52.7。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全市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援中心,72平方公里就拥有近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丰富的植被,建设了一座“科技与山水共一色”的生态文化新城。

二氧化硫削减量居全省之首

“能够感受到,电厂脱硫后,虎门的空气质量有了很大改善。”2008年1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部领导实地察看了沙角电厂脱硫设施后,给予肯定。

而在数年前,位于东莞市虎门镇的沙角电厂群却是广东省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源。该地共有3个电厂、10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388万千瓦时。2002年,3家电厂发电量约为240亿度,占全省发电量的七分之一,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约13万吨,占全省登记排放量的1/10。

2005年,随着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目标的正式提出,一度进展缓慢的沙角电厂脱硫工作骤然提速。

2006年底,投资6亿元的沙角C电厂3台机组烟气脱硫装置全部建成投运,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5万吨。至此,沙角电厂群3家电厂装机容量为388万千瓦的10台机组的脱硫设施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年削减二氧化硫9万多吨。

“沙角B电厂1号机组脱硫效率为98.5%,2号机组脱硫效率为97.3%。”2008年8月1日上午8点50分,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报出对沙角B电厂脱硫设施运行情况突击监测的结果,两台机组脱硫效率均达到国家要求。

抓大不放小———东莞市环保局向企业下发通知,要求企业在用的10蒸吨/小时以上的锅炉必须建成脱硫设施。而至目前,已有110台共7657蒸吨的锅炉完成了脱硫工程建设,年削减二氧化硫2万多吨。

目前,东莞已建成31家污水处理厂,其中二级污水处理厂30家,日处理污水172.5万吨;一级污水处理厂1家,日处理污水260万吨,其余7家将于今年年底竣工,基本实现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乡全覆盖。固废处理工程方面:累计投入7.6亿元,建成市区、横沥、厚街垃圾焚烧处理设施3项,总处理规模2800吨/日。

2008年,全市GDP达到3702亿元,较2005年增加了69.7%,而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却由2005年的20万吨下降到10.93万吨,削减率达45%,居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之首。

严格监管有效打击企业违法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市目前共有工业企业2.5万多家,环境监管任务之重可想而知。东莞市环保局化压力为动力,面对监管重任,提出了“严格监管,加强企业污染治理,深挖污染减排潜力”的目标。

2008年东莞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分局成立,下设6个环境监察大队,环保监察执法人员编制从25人扩充到150人,大大加强了环保执法力量。

为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东莞市环保局从2007年起大力推进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工作,已对市内90%的国控重点污染源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并与环保局联网,同时对省属、市属重点污染源也全面实施在线监控。

为发动群众共同监督,2007年10月1日起,东莞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了《奖励举报违法排放工业废水行为(暂行办法)》,最高奖励达8万元,有效地打击了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此外,还聘请103人为第一批社会环境监督员,义务参与企业环境行为、环保机关作风等方面的监督。

东莞市环保局长袁绍东表示,“只调整现有存量不可能实现产业升级,要严格项目准入,严格控制新增落后产能,积极支持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新项目,优化新增量,推动产业升级。”

根据东莞市环保部门制订的“三个不批”原则,即采用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技术和设备的项目不批;位于东江上中游地区、石马河、寒溪河、东引运河流域的重污染项目不批;已超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不批,近三年东莞全市共拒批污染项目1484项。

有罚就有奖。为提高企业治污自觉性,2008年6月,东莞市环保局制定实施了企业环保信用管理办法,首批评出了40家东莞市“环境友好企业”。

■语录

污水处理工程,是东莞市优化环境的重点工程、民心工程!

———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

再难也要上!污水处理厂建设已被列为市委、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

———东莞市长李毓全在2008年4月10日全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

■事件链接

2003年12月18日,市政府印发《东莞市人民政府批转市环保局关于东莞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按照“八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评标、统一定标、统一收费、统一支付、统一管理)和市场化的原则(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采用BOT模式建设),推进工程建设。

2003年12月29日,首批16家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以BOT方式向全国招标,引起社会强烈的反响,共有155家联营体报名投标,报名标数达423个。

2005年6月2日,东莞市举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暨16项污水处理工程BOT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市几套班子领导佟星、刘志庚、袁李松等以及省环保局副局长陈光荣出席了会议。

2005年7月29日,市政府印发《关于东莞市重点污染企业整治方案的通知》,加强污染企业管理,整治工业污染,提升东莞市环境质量。

2005年12月12日,第43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首批污水处理厂配套主干管网工程招标方案和第二批20家污水处理厂主体项目BOT招标方案。

2007年1月17日,东莞市在厚街镇隆重举行第二批污水处理厂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开工典礼。

2009年1月7日,市政府印发了《东莞市截污支次管网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全面加快推进全市截污支次管网工程建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齐头并进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