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可以形成一个产业
今年强降雨袭击了大江南北,持续降雨过后,很多城市都面临“大水围城”,那么,为何现代都市会频繁发生内涝?
“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快,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路面硬化面积很大。一般城市径流系数(注)比较正常的值在0.3左右,但是现在某些城市能达到0.7,甚至更高。硬化的路面吸水能力大大减小,这个压力都转嫁给了地下管网,内涝就成为必然。”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日前在由清华大学、中国水网、搜狐公益等举办的环境讲坛上指出,城市扩张速度太快,基础设施跟不上,除了地下管网,没有其他的排洪渠道。“有多少路走多少车,有多少管排多少水,这是基本的科学道理,违反了这个规律一定会出问题。”
配套管网改造就可以不淹了?
防汛标准的提高,不仅会带来巨大的建设成本,极端天气的不可预期,也会给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带来一定的浪费和不确定性
在不少人看来,城市内涝是配套管网与城市发展不同步造成的,只要改造老旧设施、扩大原有管道容积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尽然。
从2006年全国制定城市管网防汛设计规范开始,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管网防汛标准,一般考虑为“1~3年一遇”,重要地区“3~5年一遇”,特别重要的地区“5~10年一遇”,这个标准跟国外基本一致。比如,美国城市管网防汛标准分住宅区跟商业区两种,住宅区为“2~5年一遇”,商业区为“2~10年一遇”。日本略微高一些,但也在“2~10年”之内。从客观数据上分析,我国城市防汛设计标准与国外相差不大。那为什么城市内涝还不能得以解决呢?
“其实我们设计任何标准,总有一年降雨会超过这个水平。什么样的设计标准都不能保证城市不积一点水。”程静强调。据他介绍,今年6月1日北京一次降雨,15分钟下了15毫米,远远超过城市的防汛水平。如果下的时间长,什么标准的城市管网都无法承受。
而设计标准的更改还要考虑成本和经济适用性。“北京西二环有一处排洪管道就是按照3年一遇的标准,管道是4米乘5米乘2米的尺寸。而如果把它建成“5年一遇”的标准,建设成本将翻两倍,城市整体改造那将会是一笔天文数字。”
防汛标准的提高,不仅会带来巨大的建设成本,极端天气的不可预期,也会给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带来一定的浪费和不确定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季松在论坛上指出:“从概率学角度,单纯提高城市防汛标准是不明智的。就算提高到百年一遇也未必可以高枕无忧,它可能发生在第1年,也可能发生在第99年,如果发生在第99年,建设的这些设施都老化了,那它还有意义吗?城市防洪防汛设施的建设要根据经济发展能力量力而行。”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有所改进
以前雨水可以直接渗透到地下,如今却被柏油、水泥阻挡,全都在地面积攒起来
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城市高楼大厦数量急速增加,原有的草地、水塘都被道路、建筑所替代。以前雨水可以直接渗透到地下,如今却被柏油、水泥阻挡。降雨全都在地面被积攒起来。因此,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我国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单纯提高防汛标准已不能解决问题,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有所改进。
关键是要科学地制定防汛设计标准并进行合理规划。比如,城市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人口密度以及建筑物的重要性,设定不同的防汛建设标准;与此同时,要提高短期预报和中长期气候预测准确率,政府部门也应该做好充分预案。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李俊奇指出,对新建区域,应该采取较高的防汛设计标准。而老区的改建就比较复杂,比如北京二环以内不可能挖开重来,所以这个工作不能在地下而是要换到地上。即不能动管线,而是通过分散式改造,改变产流量来提高标准。比如说,我国现在城市河道景观就可以作为行洪的手段之一。暴雨的时候,雨水自排水管道自由流到河道,可以作为一个蓄水池,而平常就可以当作景观使用。”
降雨带来的水也是国有资产
做好城市降水的收集利用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对于北方来说来一个‘汛’真是太好了,它能提供多少水资源啊。”程静兴奋地说。降雨带来的水资源可以形成一个产业。他是最早提出水循环产业概念的人。
作为自然界水循环的一部分,大量的降水会带来丰富的水资源。曾有人戏言:“降雨带来的水也是国有资产”。而科学合理的雨水收集工作既能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又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储量。专家认为,做好城市降水的收集利用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据专家介绍,北方降雨集中在汛期6、7、8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剩下9个月下雨的量非常少。而如果把这3个月的降雨利用好,对缓解缺水问题极为有利。其实,我国很早就有利用降雨资源的尝试。但是,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停留在利用山区水库这个层面,大量的城市降水被浪费掉了。
程静回忆说:“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中心区曾经下过一次大雨,一小时大概就接近90毫米。一般情况下可能就要‘发大水’了。但因为当初设计建设了一个大的蓄水池,把中心区所有的降水都收集了。所以那场雨基本上实现了‘零排放’。”
他介绍说,北京这几年进行了不少雨洪工程建设,北京市水务局前几年建设了近20个示范小区,收集雨水、建立蓄水池等。实践证明,完全可以把雨洪收集、利用起来,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径流量,提高管道设计寿命。”
吴季松对此也表示赞同,他补充说:“要想让降水资源的利用形成一个产业并非不可行,但是首先应改变传统思路,让现有水库向公司化转变。而且要实行市场准入,并且由国家制定标准,否则难以保证水的质量。水质提高后,可以把水卖给自来水厂,而后由供水公司卖给千家万户,最后再成立一个排水公司,排水公司把所有的污水卖给污水处理厂。污水中包括两种,一种是废污水,一种是雨水。他就负责建管网,后续工作有中水公司,中水公司再去把收集的水变成新水,这就形成一个循环,基本上符合自然水的循环。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好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注:所谓径流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在这里它是反映地面渗水效率的量,这个值越小说明渗水效率越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