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波:“淘金”水务环保行业十五年
“水务行业未来是有机会的,但不明朗。现在,水务行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该不该市场化。”9月3日,北京桑德集团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文一波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文一波从事水务行业已有15年之多,现已是两家上市公司(合加资源,000826.SZ;伊普国际,新加坡证券交易所 Epure)的董事长,他认为,自己更多的责任是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
9月9日,中国环境产业国际投融资论坛将在北京召开。作为主办方负责人,文一波表示,“会议的目的除了研讨产业发展方向,更重要的目的,是让那些行业中‘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可以坐下来,共同建立并倡导行业秩序和规则。”
他同时坦言,“现在的市场已不再是‘你死我活’的局面,而变成了 ‘共损共荣’。”激烈的竞争已让看似朝阳的水务环保行业,变得无利可图,全行业处于亏损边缘。
他表示,全部水务市场至今仅仅对外开放了10%的份额,尚有90%掌控在旧体制下,市场化程度极低。水务市场的蛋糕很大,大家都想搭乘朝阳行业的顺风车,而现在,情况恰恰相反。
当然15年前的形势不比现在好。
文一波说:“15年前我办企业其实是被推落下海。”1989年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研究生毕业后,文一波分到了化工部负责审核环保项目。 1993年两个同学非要拉上他一起“下海”,文一波半推半就答应了。而几个月后,两个同学熬不住创业初期的亏损,一走了之,他却留了下来。
水处理行业被认为是一个行政干预最为严重、市场竞争极无序的行业,当时能存活5年的国内环保企业不到20%。“做企业该遇到的难题我们都遇到了。”文一波回忆称。
以BOT(Build-Operate-Transfer)项目投融资方式运作的肖家河污水处理厂是桑德签约的第一个污水项目,也是第一个真正由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市政污水治理项目。“肖家河作为一个样板工程,为业界之后的污水厂建设与运作模式提供了重要借鉴。”文一波说。但为了这个“样板”,他跑了整整3年时间。而且,“虽然成功了,成本也是很高的。”他表示。
在经历数次碰壁和挫折后,文一波认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打出品牌,只能靠技术。
后来,他用一项名叫“桑德球”的“SNP无剩余污泥悬浮物填料”技术将桑德带出了亏损深渊并在业内打出名气。此后,桑德又推出了SSB间歇式生物处理技术、厌氧污泥床反应器、SFB反渗透技术等十多项国家级新产品。
之后,文一波凭借技术和经验,推出了全面解决中国城市污水问题的宏大构想——“中华碧水计划”。即通过国家出台征收排水收费法规,将市政污水厂的建设与运行权委托给具有相应资金和技术实力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筹资建设与运行,企业通过运行收费收回投资,特许期结束后,污水处理厂移交当地政府。
在确立自身的发展模式后,桑德开始规模扩张。
2002年,文一波开始资本运作。当时他正在筹备企业IPO,朋友向他推荐了湖北一家上市公司——ST原宜。那时的他只对水务项目感兴趣,但如果可以帮助政府解决债务难题,在未来的项目谈判中将会处于主动地位。
“我们花5000万元买了这个壳。”文一波表示,“以当时原宜的资产状况和证券市场的环境看,代价有点贵。”之后,桑德把水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于2005年4月正式更名为合加资源。
合加资源的成功,让文一波重新审视资本市场。2006年,他带领桑德又开始了第二次上市的征程。2006年10月6日,桑德旗下伊普国际正式登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当日上市筹集6350万新元,约3.2亿元人民币。
文一波表示,新加坡政府当时想将水务板块打造成支柱产业,成为该国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变成全球最大的水务市场。而这正是桑德所看重的,伊普国际借助国际平台,打通了海外市场水务项目的运作和销售。
从1993年创建的北京桑德环境技术发展公司到如今的北京桑德环保产业集团,从40万元艰难起家到如今80亿元的总资产,文一波用15年的时间,从工业废水治理转入市政污水处理,近年又转战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气领域。
截至2007年,北京桑德环保集团税后利润近4亿元,旗下合加资源、伊普国际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2.47%和38%。
在文一波的规划中,合加资源主打固体废弃物处置建设和集成业务,而伊普国际则是水务项目建设和集成业务。“两家上市公司都是轻资产业务。未来上市公司将加强各自主业产业链整合,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现在,投资项目多在集团。”
文一波说:“如果说石油还可以找到替代产品,那么水是无法替代的。未来水比石油还珍贵。”但由于市场不够大,现在行业有些混乱,“也给政府造成了负面压力。”他认为,未来市场化的程度还要看政府的政策。
从长远看,文一波对行业市场化进程还是非常乐观的,“环保产业发展应该是在GDP之上的,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会高速发展,环保产业同样会加快发展,至少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吧。”
文一波认为,只有“淘金者”们联合发力,才能推动行业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