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成都有了首个“碳补偿林”

更新时间:2009-10-12 08:58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 阅读:403 网友评论0

11日,成都郫县红光镇石堤村“田园时代”5000亩葡萄庄园,在300余人的共同努力下,短短2个小时,杂草丛生的荒地“长”出了近1000棵树,有了成都市首个“碳补偿林”,市绿委办计划长期将其作为市民弥补碳排放的定点植树场所。

本报“出游1000里,请种1棵树”国庆黄金周低碳环保出游公益活动的“碳补偿林”集中种植,吸引了包括市环保局局长王文斌、市绿委办副主任、廖健等一众巴蜀笑星、资深驴友以及众多普通市民的积极参与。王文斌挖下第一锹,种下了成都“碳补偿林”首棵树。

环保局长开锹

种下“碳补偿林”首棵树

11日上午7点过,崇州市美乐迪生态有限公司就把近千株苗木运到了植树现场。

国庆黄金周,市环保局局长王文斌飞去了广西,他承诺要种3棵树抵消自己的“碳足迹”。昨日上午,王文斌还请夫人一起来植树,两人一共植树6株。王文斌抓起铁锹栽下了昨日第一棵树,又一脚一脚地把土踩实了,运动鞋上沾满了泥土。种完6株树后,王文斌又匆匆赶回成都开会。

成都市综合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交通运输队18名队员昨日植树100棵,去年他们参加了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今年又参加了云南抗震救灾。

四川徐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跃说,葡萄庄园将对市民种的树进行管护,以后邀请市民来看亲手种出的小树林。今后,沿着徐堰3.5公里长的河岸线,打算种上万株树,打造河岸绿化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市绿委办副主任陈光俊表示,这个成都市首个“碳补偿林”,将作为成都的“碳补偿林”植树基地,也是成都市一个义务植树基地,今后还可以开展认购认养。

一位年轻妈妈一手拿铁锹一手拉着儿子“果果”走在小树林里,“果果,这是我们种的树。当果果像妈妈这样大时,这里就是森林了。

巴蜀笑星偷闲

裤腿沾满泥汗水湿了背

11日一大早,正在双流忙着拍戏的媛凤从剧组现场赶来,胖姐钟燕平也来了,她们要和大伙一起坐环保公交车。

大家种树

上午10时许,市民陆续抵达植树现场。雨虽然停了,但一踩就是满脚泥。廖健、媛凤、钟燕平、文瑶等都分别认购了400元的树苗。文瑶的妈妈还专门从彭州赶过来认购了400元的树苗。闵天浩因为生病没能赶到现场,他打来电话,叮嘱并委托记者一定要帮他认购树苗并帮他种下去。

明星们换上运动鞋,拿起锄头铁锹大干起来,不到一个小时就种下了几十棵树。几个人的裤腿沾满稀泥,鞋子辨不清颜色,汗水湿了背。满脸都是汗水的廖健扶着刚种好的树说:“连空气都清新多了。”媛凤则细心地为自己种下的树系上一个红色的蝴蝶结。

“我希望这样的活动不是暂时的,要让所有人都明白自己排放的碳可以用种树补偿。”廖健说,最好有法律可以明确。

8岁小朋友庆生

我要和小树一起成长

“我要和小树一起成长。”对着刚刚栽好的一棵香樟树,王浩文小朋友许下自己的生日愿望。昨日是他8岁生日,他和爸爸一起种下了20棵香樟树。“让我的生日更有意义。”王浩文说,国庆节爸妈带他开车去自贡玩了三天。他说,之后每年都会和爸妈一起来看自己种下的树。

植树现场,谢大爷年纪最大,今年73岁了,他带着老伴种下了10棵香樟树。已有6个月身孕的王静挺着大肚子赶来植树。王静说,家人平时开车较多,家里种了一些花草,但弥补不了开车造成的污染。

来自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公司的10名员工,从温江骑了1个小时的环保电动自行车赶来植树。公司副总经理曾萍此前代表公司认捐了1000棵香樟,昨日种了200棵。她说,公司今后将陆续把剩余的香樟都种上,为低碳生活尽自己的责任。

新闻链接 “碳补偿”有望写入成都法规

“成都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又是全国文明城市,但《成都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已经12年没有修订过了,不适应城市发展。”昨日,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员、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建平表示,应争取尽快启动立法程序,对条例进行修订,将“碳补偿”用法律明确。

《成都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是1991年制定的,1997年修订后一直没有修订。但这10多年来,成都城市发展速度惊人,已成为全国私家车第三城。王建平说,成都应在“低碳”方面先行一步,在修订绿化条例时明确“碳补偿”概念,用法规明确开车多的市民多承担相应的责任。车管部门可定期抽检车主的行驶里程,督促其种树补偿。

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已被市人大列入“改”和“废”的范畴。废除,不大可能;预计会列入明年的调研计划,立法完成可能要两三年时间。修订绿化也可以讨论写入“碳补偿”,不过具体怎么修订,也要考虑成都的现实情况:城区可供大规模植树的地不多了。

编后 一粒种子改变未来

本报率全国媒体之先发起“出游1000里,请种1棵树”———国庆黄金周低碳环保出游大型公益活动,倡议黄金周期间出游的市民通过栽树进行“碳补偿”,让这个黄金周变成绿色的。

也许有人会问,种几棵树算什么?这几棵数又能改变什么?我们要说的是,这不是为了尽义务而植树,也不是为了凑热闹而郊游。我们想唤醒的是人们的“低碳意识”,我们所倡导的低碳生活,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这一千棵树只是一个开始,是我们播下的一粒种子。随着这粒种子的萌芽,我们想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尽量选择低碳排放的出行方式,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能骑自行车或步行就不乘车,携带自己的背包,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不吃野味,不随意丢垃圾和电池,减少使用洗涤剂……当我们都这样做了之后,我们一定会改变未来。而我们共同的家———成都必将会是一个“低碳环保之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成都有了首个“碳补偿林”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