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前,济南这样有了自来水
济南泉水得天独厚,独特的水文环境使济南城市居民向无供水之忧,居民世世代代都饮用泉水、河水或井水,相较于其他北方城市,济南对现代供水系统的需求远不像北方其他城市那样紧迫。民国初年,济南依然采用以泉水为水源,供水主要由井、泉、湖泊、池沼和河、渠组成,当时湖泊有大明湖、濯缨湖,人工沟渠如玉带河,还有五龙潭、趵突泉、黑虎泉等三大泉群。泉眼散布于整个市区,恰如满天繁星,并且依泉形成街巷庭院,居民就近汲水十分方便,可谓“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自1904年济南开埠后,随着济南商埠区工商业的发展,居民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大增,而商埠区地势较高,没有城区充足的泉眼和泉水,因此商埠居民生活用水十分困难。而济南市民日常饮用之水,全部来自河流等,由于没有建立合理的排污管道,生活垃圾等亦排入河内,因此居民饮水相当不卫生。同时,开埠后大量建立的工厂多沿河流、滨湖、环泉布设,下水道脏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河渠、泉池、湖沼中,水污染日趋严重,导致居民饮水困难加剧。在此情势下,建立济南供水系统,解决城区居民饮水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于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有人建议建设一个供水系统,需要经费200万元,一半由私人筹集,一半由公用经费提取,得到了当时政府的特许。但是,直到1920年代中期,倡议人仍未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这项计划最终因为时局变换、资金筹集困难等被迫停止。这样,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济南一直未有符合近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干净卫生的供水系统。
鉴于这种情况,当时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决定建设主要面向商埠区的自来水供水系统。1934年4月,山东省政府先行拨款6000元,由市长闻承烈为首成立自来水筹备委员会,筹划自来水公司,建设城市供水系统,尔后派员测勘水源。经勘查,把取水水源定在趵突泉,并勘定了两处泉涌甚旺的水眼,可以基本满足供水的需要。但由于经费不足,工程整体进展缓慢。当时工程所需经费共计大约30万元,在当时政府财政空虚的情势下,济南市政府一方面向本市商人集资,劝募股份;另一方面用将来自来水费的收入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最终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水源确定后,在自来水筹备委员会的主持下,开始供水管网设计和测量工作。最初的设计供水面积约50平方公里,供水区域为城关和部分商埠区。1935年9月公布的《济南市政府周年工作报告》称,到报告公布时,关于测量绘图及设计事项早经竣事。设计出管道总图,绘制了出了每一部分的详细位置。设计干支管线长度4万米,初步规划形成了以趵突泉水厂为中心的覆盖城关和商埠区的小范围供水管网。与此同时,位于趵突泉的水厂的土建工程也全面铺开。首先在趵突泉池内开凿两眼分别深9.7米和13.3米的水井。截止到1936年10月,济南市供水系统已经能够日供水能力2.2万吨,建成了圆形沉沙池、清水池、机房、变电室,机房内设有55千瓦电动抽水机3组。至此,济南市供水系统初具规模。
1936年12月15日,济南市的第一个自来水水厂———趵突泉水厂建成正式供水,由官商合资的济南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具体经营自来水供水业务。公司早在1936年8月制定的《济南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供水章程》中,对用户装接自来水须办理的手续等事宜,做了具体规定。在水价方面也是按用户用水量的多少,分档次收取费用,同时也按照用水的用途制定了不同的收费价格,其中普通用水高,而饮用水低。自来水用户的登记工作从1936年初就已开始,用户需填写供水申请书并交纳报装金,然后由公司予以勘查、绘图并在用户交纳各项安装费后,再安装送水。1936年12月,自来水公司开始正式供水时,有用户1608户。
此后,济南自来水用户逐年增加,多是商店、货栈、医院、工厂、官府、军队等。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对生活困苦的普通百姓而言,使用自来水依然相对昂贵,因此一般老百姓生活用水还是依靠汲取泉水、沟渠水等,用不上自来水。1948年春,解放军马上要兵临济南城下,国民党当局害怕战时断水,便在经一纬三路、经五纬八路、经六纬八路、经七纬二路五个地方,各修建了长30米、宽20米、深2米的蓄水池,每池计划蓄水1000吨,到济南解放时也没有竣工。而济南市供水系统的完善和广大泉城市民普遍使用自来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建设泉城时才真正实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