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里程碑,起跳板还是墓碑?
2007 年巴厘岛最后时刻达成的“巴厘路线图”,把哥本哈根UNFCCC缔约方大会推向了历史的舞台,人们都寄希望在哥本哈根能形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气候条约,以至于2008年波茨南COP大会遭冷遇,波茨南的遇冷,一方面与经济危机相关,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哥本哈根上了,很多人在波茨南会议之前,都相约哥本哈根见,而缺席了波茨南的缔约方大会。
波茨南的进展和人们的预期一样,缓慢,甚至微乎其微,而波茨南之后的2009,在哥本哈根的倒计时开始敲响的时候,发达国家终于抛出了各自的气候政策立场,而谈判也开始有了进展,6月的波恩,199页的草案文本形成,9月,各国首脑在纽约气候周上纷纷表示要促成哥本哈根形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哥本哈根初现曙光,不过,9月曼谷,11月巴塞罗那似乎没有给这线曙光太多的动力,11月新加坡APEC期间,冷风终于开始刮向哥本哈根,与会领导人未能就气候变化问题作出具体承诺,只是同意把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协议的期限延后至2010年或更晚。
虽然,中美两国在哥本哈根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公布了各自的政策计划,为哥本哈根重新燃起一线希望,但如果,各国还不能就原则性的问题达成共识,而要在哥本哈根就细节进行谈判,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可能性并不大,不过,即使哥本哈根并不能按照人们期望的那样,形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作为起跳板的哥本哈根还是一样会成为里程碑。毕竟,UNFCCC不能向WTO一样停滞不前。而有意思的是,在UNFCCC紧锣密鼓的准备之际,WTO在日内瓦举行了部长级会议,意在重启多哈回合谈判,而在气候变化大旗下,某些发达国家开出的碳关税的单边惩罚措施开始影响新的国际贸易格局。哥本哈根,好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