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地多,空气质量好
昨天本报报道了去年上海市空气质量为历年来最好后,不少市民提出疑问:“去年为世博开工的工程以及新建地铁站那么多,为什么空气质量还会最好呢?”也有市民表示:“现在每个月新上牌的汽车这么多,空气质量能好吗? ”为此,记者今天上午专访了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相关专家。
根据国家环保部规定,评价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指标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该标准从1998年开始实施,到2000年下半年增加了可吸入颗粒物一项,2001年正式执行至今。根据现有评价标准,监测数据的确表明上海的环境空气质量在逐步好转。专家说:“尤其是这几轮的三年环保行动计划中,每年都有大量项目实施,上海用于环保方面的投入占每年GDP的3%以上。 ”
这几年上海在脱硫工程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截至2009年底,全市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全面完成,共完成1067.4万千瓦燃煤机组烟气脱硫改造,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63万千瓦,关停污染企业和生产线800项。电厂脱硫工程的实施和小火电机组的关停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极为明显,2009年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为0.035mg/m3,较 2008年同比下降31.4%,为2001年以来最低,二氧化硫总量减排成效显著。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认为,当二氧化硫降低之后,由于降低了硫酸盐的化学转化,也会使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降低,有利于空气质量好转。由于这些颗粒物极为细小,以及气态的二氧化硫难以让市民直接感受到,因此很多市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指标的极大好转。
针对去年开工项目多、扬尘污染严重的疑问,专家解释,市民直观感受到的是地面重大工程的变多,是一种视觉污染。目前环保部门已在中心城区设置了 270多个降尘点位进行监测。大范围施工的确会对局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是这种大颗粒物的衰减非常快,基本上随着停工结束很快消散,对远距离的影响也不大,一般来讲大颗粒物扬尘落地的浓度范围不会超过500米。可以说,扬尘污染更多是一种局地影响,而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是代表全市平均水平,并不能代表某一条马路或某一个居民小区影响。
说到汽车,专家表示,这两年来对新车执行了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加上高污染车的淘汰和限行,使得汽车排放总量没有明显增加,未对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