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不一样的“谁污染,谁治理”
对于饱受水污染困扰的中国城市来说,大阪的治水历程或许可以带来些许信心,它成功实践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并且也是奉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大原则。
大阪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都,全市共有1400多座桥,被誉为“东方威尼斯”。其中,淀川河从大阪的东北部贯穿市区,成为大阪市的主要水系之一,也是大阪市民的重要水源地。然而谁能想象,仅仅20年前,这条河的污染也曾触目惊心。大阪市水道局工程师清水義久记得,那时总看到淀川河边高高竖起的警示牌:“禁止游泳。”战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在大阪掀起了工业化的浪潮。由于监管上的漏洞,工厂废水往往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淀川河中。淀川河的生化需氧量(BOD)指标从1950年代开始急速上升,至1960年代达到顶峰,“BOD指标越高,说明工厂废水污染越严重。”清水说。“在大阪,许多人因此患上了呼吸系统的疾病。”大阪府国际交流课长上山英明介绍,“不少民众在这一时期走上街头游行,要求政府治理环境污染。有的甚将政府和企业推上了被告席,官司一打就是四十年。”
1958年,倍感压力的政府成立了淀川水质污染防治联络协议会,历时半个多世纪的大阪水污染整治工程由此拉开序幕。
秉承“谁污染谁治理”的理念,大阪环境整治工程第一炮直指“排污大户”企业和工厂,1967年,日本《环境污染防治基本法》出台,而大阪府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更为严苛的地区排放标准,并强行规定企业和工厂必须拥有自己的污水处理系统,不得将未达标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一旦违反规定,企业需要支付高昂的罚金,甚至有可能被勒令停产整顿。在上山英明看来,这一规定对控制工业废水非常有效,“不少工厂因违反规定被关停或倒闭。”为了让法律真正落到实处,大阪市政府组织了监督小组,对大阪市所有工厂的污水排放系统逐一进行检查,甚至组织了夜间巡逻队进行突击检查,以杜绝一切投机取巧的现象。当然,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污水处理系统成本十分高昂,政府便为这些企业提供污水处理设备的贷款。
1970年以后,工业废水得到了及时的治理,然而由于大阪市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陈旧不堪,跟不上城市和人口的极速扩张,生活污水危害日甚。当时,连接每家每户的污水处理管道工程由大阪市水道局负责。而大阪市水道局每年唯一的财政来源仅为市民上交的自来水费和污水处理费,可谓捉襟见肘,“为了节省开支,水道局员工的工资都在逐年下降,还伴随着裁员。”
1970年的世博会成为重要契机。因为世博会,大阪府水道部全面接手了大阪下水管道系统的新建工作,资金便不再只是地方难题,一条条管道在大阪的地下迅速延伸,最终100%的家庭生活污水都进入了污水处理系统。
现在,大阪的下水管道直径达6.4米,车辆都能在其中自由穿行,举世罕见,这样的规划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主要是为了防洪。”清水先生解释说。大阪市地势较低,每到台风季节备受洪涝之苦,如此大直径的下水管道在保证污水处理之余还一举解决了城市泄洪排水的问题。
事实上,大阪治水最成功的独到之处在于启蒙民众的环保意识,“家庭污水的治理更多的要依靠市民个人的自觉,法律没法强制规定。”上山英明解释道。“在大阪,大多数家庭都会把炒菜剩余的油倒在一种特制的纸张里,包起来,扔到垃圾箱,而不是直接倒进下水道中。”热油一旦进入下水道,会给污水处理增加许多难度。
而各级政府无所不用其极,见缝插针地进行宣传教育。在日本,学校甚至会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让他们了解污水处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个周末都有市民自发到淀川河畔捡垃圾。”而市民团体则不仅监督工厂、企业,成员之间还互相监督、互相宣传。
当然,强制的手段也是必要的。在大阪,无论是成片新开发的住宅还是独门独院的新建房屋,其图纸都必须经大阪市水道局审批,如果图纸中没有预留排污管道的位置便不允许建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