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全力“治水”交答卷
千里珠江婉延而下,并在入海之前铺陈成了两岸夹江、六脉通海的名城广州。
曾几何时,大小河涌交织而成的城市经脉,以小桥流水、绿荫遍地盘活着整座广州城;曾几何时,“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的水乡美景,延续着一代又一代人不老的记忆。
但这一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化,在过去十几年里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同时也刺激着广州这座“岭南水乡”敏感的神经,并由此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治水大战。到2009年,广州更以每天1亿元投入的大魄力,以各区、县级市主要领导责任包干的大决心,举全市之力系统推进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确保2010年6月底前全市水环境明显改善。
今天,广州向市民交出这份“治水”答卷,这也是2010年广州在“大变之年”交出的首份答卷。
交一份城市“大变”的答卷
广州,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以水为荣的城市,境内水系密布,河道纵横,仅中心城区就有河涌231条,总长 913公里。
庞大的水系,污染也许只需十来年甚至是几年,但系统整治却可能要花上数倍的时间。
兴建污水处理厂、沿岸景观整治、搬迁污染工厂……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广州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治水。但污染日久,积重难返,广州治水的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2004年申亚成功,对广州的水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省委、省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对广州包括治水在内的环境综合整治寄予厚望。早在199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在对广州提出实现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到 2010年一大变”要求时,还提出了恢复市民到珠江游泳的殷切期望。200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在广州召开全省综合整治珠江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珠江整治工作,进一步动员全省特别是珠江沿岸各市党政部门和全社会齐抓共管,在若干年内切实抓出成效。
经过之后几年的整治,广州终于在 2006年举办了首届“横渡珠江”活动,但珠江水质仍未达到“常年可游泳”的要求;除了珠江之外,广州大多数内河涌的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
水环境治不好,就意味着广州输掉了“大变”这场大考。2008年12月23日,广州市启动了新一轮治水行动,立下了“到2010年6月底全市水环境明显好转”的军令状,并与全市13个治水责任主体签订了“责任状”。
2009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时任广州市市长张广宁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开会动员,号召举全市之力治水:“大家不能再拖了,要一天当5天用!”于是,“抢时间”成了全市各条治水战线的共同“强项”。越秀区按市场价制定拆迁标准,创造了5个月完成1121户居民拆迁的“和谐拆迁”奇迹;海珠区“发明”了“5+2”、“白加黑”的“非常工作制”;市水务局喊出了“平时保证不休息,假日休息不保证”的口号……
与一年半前相比,广州的城市水环境已悄然蜕变。东濠涌、猎德涌等 “黑龙”被缚,赢得了“涌民”们的掌声,就连黑臭最严重的石井河,也有部分河段告别黑臭,重现“鱼游浅底”的景观;建成了石井污水处理厂、猎德三期等城市纳污“大胃王”,昔日直排河涌的污水得到科学处理;增城市东境村、南沙区红岭村等经过农村污水整治,乡村呈现出“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田园风光;岗顶等水浸街整治工程发挥了缓解内涝的作用,“水浸街”的顽疾有所缓解……
经过一年半的“苦干”、“硬干”,广州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交一份人水和谐的答卷
2009年2月的一天,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的几名工作人员在东濠涌边慢慢走着,他们身后是等待拆迁的大片涌边房,眼前的河涌依然黑臭不可闻。一个难题是:有什么办法能在短短一年半之内降服这条“黑龙”?
该局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东濠涌是老广州城的护城河,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治水不应该仅仅是恢复水质那么简单。
一年半后的今天,曾经的“黑龙江”东濠涌华丽变身,成为一条“生态河”、“休闲河”、“文化河”———每天10万多吨珠江活水从涌底的引水管溯流而上, 至越秀桥,经地下净水厂处理后,流入东濠涌;昔日的水泥堤岸换成了覆盖亲水植物的生态堤岸,在一些地方还设置了供市民戏水的亲水平台;请来文化专家,按 “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小东门桥、越秀桥等古桥,并将年久失修的“东濠会馆”改建为展示广州河涌历史的博物馆。
截污清淤、雨污分流、调水补水、堤岸建设的综合整治“四步曲”,使黑臭干涸的河涌重新焕发了生命活力,也让广州人逐渐恢复对河涌的温暖记忆。
在83岁的猎德村村民林伯的记忆中,小时候每年端午节猎德涌上赛龙舟,是全村最大的盛事。但随着猎德涌水质的恶化,参加龙舟赛的人越来越少了。近年来,随着珠江新城人口的快速膨胀,原先铺设的截污管道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污水排放量。负责为猎德涌截污的广州市污水公司在猎德涌东岸、西岸又各铺设了截污管道,把漏排的污水全部截走。上游三涌补水工程的建成,将珠江水引入猎德涌“洗白白”。如今的猎德涌,告别了黑臭,取而代之的是碧波荡漾、柳绿花香的美景。今年端午节,猎德村举办龙舟“招景”,来自天河、海珠、番禺、越秀、黄埔等地80多条村的近200条龙舟,在猎德涌上演了“赛龙夺锦”的好戏。林伯高兴地说:“今年的水好多了!”
人亲水,水亲人。曾经的“公共排污渠”又还原了其本来面目。潺潺水声是童年的摇篮曲,缓缓流动的是生活的节奏。水的回归,对于广州人来说也是一堂生动的“环境教育课”,让广州人铭记,爱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否则环境恶化的苦果要由全体市民来承担。
交一份科学发展的答卷
广州治水之路漫长而曲折。治水历程中的“摸爬滚打”,使广州深刻认识到水的流域性、流动性, 确定了“系统性治水”的路子,坚持用系统的观点、流域的观点来治水,用珠江的“大水”解决市区河涌的“小水”,提升河涌的自净能力,实现“水活、水满、水清”。
水,是一座城市的命脉。它不仅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更决定着城市的兴衰。许多世界名城,如巴黎、伦敦乃至中国的苏州、杭州,都曾因水的变质而使一座城市容颜黯淡,又因水的重生而使城市再次成为耀眼的明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能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放心水,人均GDP就是达到2万美元,也不算科学发展。”一位参与广州治水的工程师坦言,治水的经历让他真正领悟了“一分污染要用十倍代价去偿还”的道理,广州再也不能走回“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必须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这座城市的水环境。
通过治水,广州深刻领悟到了“城市以环境论输赢”的真理。广州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上的不懈努力,成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一个生动的样本。其“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治水新路子, 也为珠三角各地的治水提供了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
广州治水的执着已经持续了多年,但现在还不是画上句号的时候,因为这份答卷还没达到 “满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时任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曾指出:“治水要一年一年抓下去,一届一届抓下去,最终建立起与城市永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洁净水系,使广州不仅成为一个‘绿城’,也成为世界知名的‘水城’!”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