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源事件带来何种启示?
![]() |
盛源处理厂管道错综复杂。图为工作人员挖掘出其直接连接反应池的偷排暗管。 |
2009年11月6日,本报刊发《盛源处理厂昧下多少钱?》一文,对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盛源电镀废水处理厂蓄意偷排未经处理有害电镀废水的恶劣行为进行曝光。
盛源处理厂受到了何种处理和处罚?当地怎么进行整改?针对此案暴露出的问题又采取了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当地目前是怎么处理电镀废水的?本报记者近日对此案进行了追踪。
突击检查发现猫腻
2009年10月29日下午14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保督查中心、广东省环保厅、肇庆和四会市环保局四级环保部门的执法检查人员,对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盛源电镀废水处理厂(以下简称为盛源处理厂)进行突击检查。
按照事前安排,执法人员开始分头检查。很快,执法人员发现进出快滤池的水量明显不一样,二级沉淀池排入快滤池的水量远远少于快滤池排到市政管道的水量。
多出来的水是哪里来的呢?经过反复的仔细勘察,执法人员初步判断盛源处理厂将处理过的部分达标废水收进中水回用池,再通过中水回用泵,经由快滤池外排,然后外排废水再次回到中水回用池,如此循环往复。
未经过快滤池的大部分废水又流向哪里了呢?经过暗管检测仪的搜索检测,执法人员基本断定快滤池下面设有暗管,但厂方坚决否认。
天色渐渐暗下来,执法人员仍在与厂方“斗智”,苦苦寻找“蛛丝马迹”。晚上7点左右,借助电筒的强大光束,快滤池水面下水管若隐若现。连夜挖掘后,两根直径为200毫米的水管暴露在人们眼前。
顺着管道往前溯,暗管竟然与反应池相连。原来,盛源处理厂的部分污水根本没有经过沉淀池处理,而是由暗管直接排出去。“反复循环的达标废水制造出废水已处理的假象,掩盖偷排未处理废水的事实。”执法人员说。
排放口和回用水池之间“精心”设置的循环水路,快滤池、二级沉淀池和厂外排放口之间5根暗管错综复杂,如此隐蔽且专业的手法,让人瞠目的同时,也将盛源处理厂恶意偷排的险恶用心和恶劣行为暴露无遗。“很明显,暗管是从建厂开始就埋下了。”现场挖掘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偷排口取样连夜送回监测中心,监测结果再次让人们大吃一惊。各项指标严重超标,化学需氧量593毫克/升,总氰化物 1.68毫克/升,总铬48.7毫克/升,总铜167毫克/升,总镍80.0毫克/升,其中总铜和总镍超标竟高达334倍和80倍。
严肃处理
取消盛源运营资质,追缴357万元排污费,罚款50万元,厂长一审判处一年半有期徒刑
事发当天,广东省环保厅厅长李清立即做出迅速处理的指示,并责成肇庆、四会两级政府依法严肃处理。广东省环保厅环境监察局局长周全提出了“三个不放过”处理原则——违法处理不到位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园区整改不到位不放过。
今年,广东省环保厅又联合省监察厅将盛源处理厂的整治列为挂牌督办项目,责成当地依法严查企业违法行为,加快龙埔工业园废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
在上级环保部门的严厉督办下,肇庆、四会两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迅速对事件进行了处理。盛源处理厂立即停产整顿,园区内的电镀企业也接到停止向盛源处理厂输送废水的通知。
四会市成立了处理盛源处理厂环境违法行为专责小组,下设司法组、维稳组、接管组和技术组,以推动整治和妥善处理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先是盛源处理厂的运营资质被取消,永远退出此行业。在全面掌握违法排污依据后,四会市以最高额度对其进行了处罚,其中追缴排污费357万元,行政处罚50万元,“这是肇庆市环保部门开出全市最大一宗环境违法罚单”。
今年6月,事件的处理又传来新消息。盛源处理厂企业法人被刑事拘留7天,目前正取保候审;而盛源处理厂厂长一审被判处一年半有期徒刑,个人被处以罚金1万元人民币。
加强监管
电镀企业分类排放废水,处理厂保证处理达标,镇政府作为第三方仲裁
盛源处理厂偷排真相彻底查清后,环保部门人员一度非常“郁闷”,明明是有在线监控,怎么就让盛源处理厂在眼皮底下偷排漏排呢?“在线监控显示其流量和污染物浓度正常的的显示,每次在排污口取的水样也都能达标。”
“不可否认,盛源处理厂偷排的手法十分隐蔽和狡猾。但从另外一方面,暴露出环境监管能力薄弱、手段方法落后、监管经验不足等问题。”事后,四会市环保局副局长彭达聪总结道。
他说,前期没有介入监管,又缺乏经验,单纯依赖在线监测的流量数据,反而被企业抓了空子,通过废水回流来蒙混过关。
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广州碧洲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洲公司)接管污水处理厂后,四会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驻处理厂,对整改工程进度和建设情况进行监督。
“每天都在现场,对关键的工程建设情况都拍照存档。”这位工作人员指着一堆整整齐齐的资料图片告诉记者,这是吸取了盛源事件的教训,除了防止运营公司在工程建设中做手脚,为偷排埋下伏笔,还可用作将来责任认定的证据依据。
而对于运营后该如何监管的问题,彭达聪透露,将通过合同制度来有效制约企业的运营行为。碧洲公司要与环保部门签订权责清晰的协议,协议除要求运营公司每天上报处理量,还明确一旦发生偷排现象,环保部门将有权请第三方介入运营。
今年7月记者来到这家废水处理厂时看到,所有的整改工程都已完成,6类水分类处理系统所需的设施一应俱全,所有的管道清清楚楚地建在明处。
与以往盛源处理厂在线监测只有pH值和流量两个指标不同的是,新安装的在线监测增加了重金属指标监测功能。在处理厂的中央控制室,正对着门的墙壁密密麻麻挂满了流量器。
“一共111个,对20家企业的分水排放进行监控,毕竟企业分类排放是废水达标处理的前提。”碧洲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电镀企业如有偷排漏排行为,处理厂的总监控器就会显示异常,处理厂可以通过数据的比对找到线索。
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碧洲公司完成了园区内20家电镀企业的电镀废水分流输送管道的铺设工作,各间电镀厂内废水分流储存池已建好。彭达聪介绍说,“协议将要求电镀企业和处理厂各负其责,电镀企业分类排放废水,处理厂则保证处理达标。”如发生超标排放的情况,园区所在地——龙甫镇政府将作为第三方仲裁者出面协调处理,认定责任方和对责任方进行处置。
全面行动
一次不达标,处罚;两次不达标,停产;三次不达标,关闭
“盛源事件的教训太深刻了!”在反思的同时,四会市也开始行动起来,重拳出击,开展一场清扫重污染的环保专项行动。
四会市近期正式启动环保专项整治“铁扫行动”,目标瞄准重污染行业和企业。根据行动方案,今年6月中旬至8月,四会市组织有关部门对电镀、印染、制革和建材等十大重污染行业的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地毯式”彻底排查,一旦发现企业违法行为便给予严厉打击。“一次检查不达标的,实施行政处罚;两次检查不达标的,实施停产整治;三次检查不达标的,实行关闭或搬迁。”
对于企业存在设施老化超标排放、无序排放或长期不能稳定排放的,四会市要求立即限期整治,如整治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予以关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