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大气污染:小锅炉“噎喉”之痛
寒风南下,秋风中的太原渐感寒意。一个被工业包围的城市,冬季大气污染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不过,这个话题,与"工业"的距离却渐行渐远:去年冬季,太原市采暖锅炉贡献超过50%的二氧化硫,而烟尘的贡献率更是高达80%。
2009年,进入采暖期后,受气候因素和采暖锅炉点火供暖的影响,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逐渐下降,尤其是去年11月4日以后,市区连续出现了两个三级轻度污染和两个四级中度污染天气。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太原市采暖期与非采暖期环境质量差距逐年扩大。2008年、2009年、2010年每年1月至3月份的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3.16、3.04和3.62;4月至6月份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49、1.35和1.12;采暖期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非采暖期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的2.12倍、2.25倍和3.23倍,两者的差距逐年增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至3月,市区二级以上天数仅为58天,同比减少12天。
与此相对应的是,自2000年以来,通过工业污染源治理,太原市工业污染排放量在逐年减少。以二氧化硫为例,据国家、省有关部门统计和审核结果,2000年,太原市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万吨,2009年,这一数字急剧减少到9万吨。"今年9月,太钢烧结机烟气脱硫制酸项目投入运行,仅该项目每年二氧化硫就减少排放近4000吨,今年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将不足9万吨。可以说,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量早已进入下降通道。"市环保局区域污染防治处处长孙建星介绍。
早在2007年,太原市就提出,到"十一五"末,二氧化硫、烟粉尘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45.8%、20.5%和26.6%。虽然节能减排达到预期的效果,非供暖期环境空气质量也持续好转,但太原市冬季每立方米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始终在0.75毫克上下波动。"节能减排针对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而生活面源的污染没有列入节能减排的强硬性指标,所以太原市近些年来冬季空气污染指数变化不大,这跟小锅炉污染的拖累有直接关系。"孙建星说,"城市扩容很快。今年,’富力城’、’奥林匹克花园’等大型楼盘,在今年无法实现集中供热的情况下,已纷纷上马采暖锅炉。"
环保监测结果也佐证了孙建星的说法。去年11月4日至6日,三天的污染物浓度变化为:凌晨4时至上午10时,污染逐渐增高;上午10时以后,开始降低;下午4时后,逐渐增高,夜间10时达到峰值,夜间10时后降低。这一污染变化规律呈典型的煤烟型污染,与采暖设施污染排放有密切关系。去年冬季,市区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分别为5.9万吨、3.6万吨,分别是全年排放量的62.6%和80.5%,分别超环境容量的1.36倍和1.7倍。
在冬季污染上,太原市也呈现出南部区域明显高于北部区域的格局:去年11月4日至6日,在太原市的8个监测点位中,太原市坞城路附近污染最为严重,三天的综合污染指数达到14.06,其综合污染指数是污染最轻点位的近4倍。这与城南区域供热锅炉散、乱、多的现状密切相关---仅小店区的区域供热面积,就占市区区域供热面积的一半。
抛开污染防治水平不说,与工业企业高架点源排放容易扩散不同的是,小型锅炉污染排放全部集中在15至20米的低空,并不容易扩散。
除城中村外,太原市市区范围内仍有分散燃煤采暖锅炉1900余台,这些小锅炉供热面积为3770万平方米,约占市区需要供热面积的40%。如何解决小锅炉带来的污染问题?大同的经验值得借鉴:2005年,大同在全国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考核中,污染第三,成为全国污染严重的城市之一。通过推进集中供热,截至2009年12月31日,大同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41天,比该市2008年增加34天,比太原市去年多出45天---仅2009年,该市就新增840万平方米(是太原市今年集中供热面积的1.7倍)集中供热面积,拆除燃煤锅炉近300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