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振华化工铬污染屡禁不止的调查
日前,记者与新华社记者同去湖北黄石市调查长江污染治理情况,在黄石振华化工有限公司排污自动监视系统显示屏上看到,排出的水都达标。该公司副总经理阮国斌介绍,市环保局在该公司安装了24小时不间断监控设施,他们的排放是达标的。在长江岸边,记者现场看见,明渠排到长江的水的确很清澈。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位于西塞山区的江段,在裸露的江底沙滩上,一条直径约40厘米、长约2000米的管子,用角钢架子固定,再用密密麻麻用沙袋压实,一直铺设到江心。中间还有5、6个直径5米多、深约1米多的大坑里,滚滚的污水汹涌喷出,浪花激起1米多高,江面上黄褐色的污水滚滚东去,流向长江下游和“南水北调”流域……
高污染企业戴着多个“红顶子”
振华化工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黄石市,1957年由大冶钢厂的部分职工家属开始创建,1967年成立黄石无机盐厂,1993年被冶钢集团兼并后改称为冶钢集团黄石无机盐厂;2002年经黄石市政府批准对冶钢集团黄石无机盐厂进行改制;2003年6月18日在工商登记部门注册设立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黄石振华化工有限公司。而我们在门口看到的却是“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阮副总经理告诉我们,公司是在2011年12月28日更的名。
阮国斌介绍说:“几十年来,公司聘请了多位国内知名的铬盐高级专家和大学教授指导企业进行高端技术的跟踪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在国家铬盐专家——董事长蔡再华先生的带领下,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建成了国内先进氧化煅烧回转窑装置和双效蒸发装置,多套高效节能设施投入正常运行,多项技术获国家和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无钙焙烧新技术。
“公司参与研发的10Kt/α无钙焙烧生产红矾钠新工艺工业化技术开发项目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首家拥有无钙焙烧清洁生产技术的企业;该项目于2010年正式投产,到2011年产量将达到100000吨/年,年产值超过10亿,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
“公司生产工艺控制和检测手段先进,建有先进、科学、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IS0900 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其主导品牌“楚高牌”铬酸酐、红矾钠获湖北省名牌称号。”
这家高耗能、高污染的铬盐生产企业,竟然还被黄石市委宣传部、发改委和环保局等评为“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并获得“绿色发展企业奖”。
暗道直抵江心 高浓污水畅通无阻
提起铬污染,人们还对去年曲靖的铬污染事件记忆犹新。据介绍,六价铬(Cr6+)易溶且不稳定,具有强氧化毒性,能对人体、农作物机体造成损伤。研究表明,铬渣中含有的铬酸钙(属六价铬)还具有较强的致癌和致突变特性,是国际上公认的三种致癌金属物之一。在铬盐生产过程中,铬渣、含铬粉尘以及废水中都含有六价铬。
日前,接到当地群众举报,称振华化工向长江偷排有毒的污水,记者来到位于长江边上的企业门口看到,门口左前方是一个十几米深的水塘,通过排水渠一直延伸到长江里。一根直径约有40厘米的铁管子从工厂里穿过来,延伸到下面的排水渠里,但令记者感到疑惑的是,管子埋在下面没有发现出口。排水渠里的水很清澈,也闻不到丝毫异味,怎么能是污水呢?难道管子的出口在江心不成?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和当地的两位村民一起,进入河床一探究竟。时值枯水期,靠近堤坝很长一段距离都没有水,满是黄沙。距离堤坝大约七八百米,记者发现装着沙土的蛇皮袋叠加摆列,移开后发现是一根很粗的塑料管,直径约有40厘米,周围散落着三五根破碎的塑料管。在袋子下面的沙坑里,积存着一些黄色液体,有些刺鼻,“用袋子盖着是担心管子露在外面。这些管子应该是漏了,刚换下来的。还没有埋上土掩盖!”参加过管道铺设施工的游家滩老游说,“要不是现在是枯水期,现在我们绝对看不到管子。”
在一个5米见方的大坑里,贮着黄褐色的污水。“这是管子破裂造成的,能冲出这样大的坑,就知道它的压力有多大,排的量有多大。”正在我们刚要离去的时候,突然发现大坑底部正向上冒污水,直径和高度都达到80-100厘米左右,宛如涌动的泉水。
来到在江面上,记者先是发现一处水湾冒着水泡,附近的沙滩成了黄褐色,江水和上游来的水明显不同。“这还不是排污口,是管子有裂缝导致的,直排口还有很远呢!”老刘比划着说。
24小时在线监测不过是掩人耳目
1月4日,记者来到振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为什么厂门口东面有一个排水渠,还有一根粗管子?”记者问振华化工副总经理阮国斌。
“排水渠排的是生活污水,管子里排的是经过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阮国斌回答说。
“是排到长江里去的吗?”记者问。
“是的,靠着长江,就往长江里排!”阮国斌说。
“埋设的管道多少长?”记者问。
“100多米吧,最多200米吧。” 阮国斌回答说。
为了证实公司排除的污水是达标的,阮国斌还带记者来到了外排污水处理站的水泵房。“我们的工业污水排放是达标的,每天都有记录。” 在检验员岗位记录本上,记者看到在1月3日记录的是多次数据中,检测员自测数据均显示六价铬含量都小于0.5mg/l,PH值都为7,也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在污水处理站,摆放着一台在线监测仪。在监测仪上,显示出处理后的污水质量情况:六价铬(Cr6+)0.0000MG/L,PH值7.1,COD没有一样超标。“这台仪器价值上百万元,省里和市里环保局随时可以24小时在线检测到。”阮国斌说。
公司副总经理石义朗也称,公司是负责的企业,绝对没有通过暗管向长江偷排污水。
但知情人向我们介绍,在线监测不过是为了应付环保部门。暗管正对着振华化工,周围也没有其他的企业,也没有其他排污源。从污水污染后河床的颜色上看,与铬渣污染过的土地也极为相似。“可以确信就是振华化工排的,只要政府顺着管子顺藤摸瓜一切都相真相大白。”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佩琳告诉记者,铬盐行业每生产一吨产品需要6-8吨水,都是密闭循环使用。因为在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六价铬,严禁排放。企业只能有一个排污口,排放的应该是生活污水,还要接受环保部门随时的在线检测。“如果企业有暗管排放工业污水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我们现在的规模是1万吨/年,下一步要在成熟的‘无钙焙烧’技术支持下, 5万吨/年的生产线将在今年5、6月份投产。”阮国斌告诉记者。
根据黄石市环保局发布的《关于黄石振华化工有限公司铬盐工业废物资源化循环经济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黄环监函[2010]204号 ,以及湖北省环保局关于《申请确认黄石振华化工有限公司数字化无钙焙烧清洁生产技术制红矾钠技术改造示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请示》均显示,振华化工公司的项目应该是技改项目。而阮国斌副总经理明确告诉记者是采用自主开发的无钙焙烧工艺技术,新建5万吨/年红钒钠生产线。
根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经济技术情报信息显示:黄石振华化工公司红钒钠产量:2009年为22422吨;2010年为27246吨;2011年为26880吨;而不是阮国斌所说的1.5万吨。说明该厂一直在扩大产能。
而国家环保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中明文规定:“铬盐项目一律上收到国家环保部审批,今后对地方环保部门越权审批此类污染严重项目必须严肃处理。”
另根据专家分析,振华化工《环评》黄环监函[2010]204号的项目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 “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以外,地表水域150m以外”的规定,振华化工的新建项目的厂区周边800米范围内有115户约430人,东南方位的游家湾居民点紧邻厂界,现厂址不能满足要求。报告书未分析厂内渣场设置的合理性与环境可行性,未对居民搬迁安置提出方案。
二是评价区环境空气现状TSP、PM10存在超标现象,报告书未在合理分析超标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区域削减治理措施。
三是报告书未对厂区土壤进行监测,区域地下水流场与环评报告的描述存在不一致,导致地下水预测结果不可信。
四是报告书中污染物排放总量有误。
2005年,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曾下发铬渣整治国家专项资金,其中黄石市振华化工公司的铬渣核定数量为14万吨,国家拔付治理资金1790万元,湖北省环保厅拔付资金200万元,要求在2010年处理完毕。
来自国家环保部的资料显示,我国地表水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是汞,其次是镉、铬和铅。目前我国受铬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全面整顿铬盐行业,关停并转了40多家铬盐企业,到2005年只保留了25家。根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09年,我国的铬盐生产企业已经降至15家,平均产能为2.6吨/年。
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十二五”第一个专项规划。这样的重视程度,既说明重金属污染形势之严峻,也彰显了国家治理决心之坚定。
从国家环保部2009年拟批准的《黄石振华化工数字化无钙焙烧清洁生产技术制红矾钠技术改造示范工程》项目批复中看到:新建1座3万吨/年红矾钠制造厂房,改造老厂房,红矾钠总产能达到5万吨/年;新建1条1.1万吨/年铬酸酐生产线等。该项目工程建成后,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二氧化硫2128.36吨/年、烟尘111.96吨/年、工业粉尘29.34吨/年,六价铬(废气)0.07吨/年。均较现有工程有所减少,削减率分别为22.48%、27.93%、77.75%、86%,可见现在公司的排污之重。
据了解,振华化工公司污染环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前媒体多次曝光。1984年,公司前身无机盐厂未经过环保部门批准,擅自将4625吨铬渣堆放在大冶县湖山公社东山大队十小队蒋家湾的荒地上。“有毒的六价铬渗进到水塘、耕地、泉水里,导致全湾牲畜都死光了,井水严重污染,田地无法耕种,14户村民被迫搬迁。27年来我们不停地上访,到有关部门反映,直到去年底他们才把矿渣拉走。但他们给我们的补偿远远不够,污染后的村子也一直没有治理。”
记者了解到,振华化工污染问题很早就有报道。早在200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记者就曾报道过振华化工公司污染事件。据当地媒体记者介绍,2007年初,记者就在长江同一地方,拍到振华化工公司的暗道向长江直排污的图片。
2011年10月8日黄石市蒋家湾村民蒋小梅,向黄石市长杨晓波多次写信反映振华化工的污染与赔偿不公问题。10月10日黄石市环保局副局长周建生批示:请局环境监察支队查处并将处理结果上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