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我国海水淡化产能闲置惊人

更新时间:2012-08-15 09: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郭宇 阅读:1104 网友评论0

20余家行业相关上市公司、50余项发明专利、逾60万吨日淡化海水能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关键配套设备研发也取得明显成效。

不过,目前我国海水淡化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仍需加速,海水淡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10年左右差距。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调查发现,目前包括国家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在内的工程呈现产能闲置状态,企业越是开工越是亏损。制约我国海水淡化发展的原因在于缺乏项目和生产成本过高,2008年金融危机后能源价格的上涨,使得依靠煤、电为能源的海水淡化更加没有市场。

自主创新缓慢

海水淡化,也就是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亦称为海水脱盐。该技术产业可以增加淡水供应总量,且不受气候影响,水质好、价格渐趋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

我国作为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仅2000多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地球上水资源总量中海水占97.5%,使得海水淡化成为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国务院于今年2月初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脱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指出,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水淡化的发展目标,也就是到2015年,淡化能力达到220至260万立方米/日,是现在淡化能力的四倍。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海水淡化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专家表示,我国在材料、组器、装备以及工程化的建设中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组织了多项示范工程,推动了产业化进程,配套产品和配套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膜组器技术取得突破,建立了一批生产线;关键配套设备研发取得明显成效;万吨级海水淡化单机和工程技术已开始应用;发明专利达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多达100余项;相关技术标准也较多,其中国家标准有3项,行业标准有25项,列入编制计划的多达40余项。

根据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的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装置68套,日淡化海水能力接近58 .54万立方米,比上一年增长51.1%。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虽然我国海水淡化发展起步较早,但自主创新方面的发展仍需加速。

国家海洋局有关专家表示,若是单纯像中东国家只从国外购买设备来解决用水,则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起来很容易。但若要使用自主设备和装备,我国仍需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果可以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出三家左右可在国际市场抗衡的公司,就相当不错了”。

郭有智认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大型海水淡化项目的设计施工能力有待提高;反渗透膜组器、能量回收装置等先进技术还未能大规模应用于大型海水淡化装置中,关键设备的质量和效率尚不及国外产品。

天津一家海水淡化企业负责人表示,海水淡化在国外已有三十几年的成熟发展,在我国虽起步较早,但上马实际工程仅有十年时间,在建项目主要使用国外设备,包括国内规模最大型的海水淡化项目,使用的也是以色列的设备。“目前我国与国外的领先技术差距在10年左右。”

上述公司市场部经理指出,我国涉及海水淡化领域的公司较多,但大多数只做工程集成,核心零部件仍基本靠国外进口,大型项目的操作也要靠国外公司。

在山东某发电公司海水淡化筹备处负责人的眼里,虽然我国海水淡化起步较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可谓“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他说,2005年至2006年是海水淡化发展黄金期,那时国内煤价每吨约500元,但之后一路飙升,一度达到900多元,贵了近一倍。海水淡化主要依靠煤电资源运营,随着资源价格在2008年后暴涨,海水淡化的成本大幅提高,致使许多待建工程搁置,现有项目也被闲置。

以山东这家公司的海水淡化项目为例,一次能源价格提高以后,淡化出来的海水每吨成本提高了两三元。为此,公司筹建的日产10万吨规模项目的后续建设被搁置。

产能闲置严重

记者近期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建成的海水淡化项目已出现大量产能闲置。以天津市一国家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天津北疆电厂海水淡化工程为例,就有八成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据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项目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发电技术,形成“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年新增发电量110亿千瓦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过评审认为,该项目是一个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典型循环经济项目和生态工程。

该名负责人表示,此项目一期10万吨/日的海水淡化能力建成后,如果灌装成瓶装矿泉水,每天可灌装约2亿瓶。生产出的淡化海水除少部分工厂自用外,90%以上打算面向社会供应。这些高品质淡化海水的大规模供应,将有效缓解天津市淡水资源短缺的状况。《经济参考报》记者品尝了公司用于接待的淡化海水灌装饮用水,口味与一般饮用水无明显差异,且略带一丝甜味。

尽管如此,在技术及应用上有着美好前景的项目,面对的现实却是超过八成的产能被闲置。记者在现场看到,已经安装好的四台先进海水淡化装置中,只有一台在运行,其余三台都处在停机备用状态。

一名项目负责人说,目前一期已经建成的日产10万吨的海水淡化项目,实际产量为1.8万吨,其中1万吨工厂自用,另外8千吨并入汉沽市政管网中。他认为,该项目生产的淡化水完全符合自来水卫生防疫相关规定和国家饮用水标准,同时也符合天津出台的海水淡化进入市政管网的规定,之所以出现大量产能闲置,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淡化海水较普通自来水价格偏高。

除了天津的项目有这样的问题,其他地区的海水淡化工程也面临同样的尴尬。据透露,上述山东发电公司海水淡化项目也存在三分之二的产能闲置。

项目少成本高

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制约我国海水淡化发展的障碍主要来自缺少工程项目和成本偏高。

天津市一家海水淡化工程公司负责人表示,他所在公司从去年到现在都少有项目,没项目就会缺乏实践经验,而海水淡化的工程建设和发展就是要靠经验一步步积累起来的。

据记者了解,该公司由两家大型国企和相关部委研究所联合成立,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然而这样资质的公司参与国际竞争时却毫无竞争力。

“参与国外项目竞标时,别人都是列出几十个成功的工程项目经验,而我们只有一两个,直接就被刷了。”这名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除了缺少项目,成本高也使得海水淡化企业没有市场。据了解,天津北疆电厂生产的淡化水直接成本约为每吨4元,加上设备折旧和还本付息,每吨水成本高达8元。对比天津当地普通自来水4元左右的居民用水价和7元左右的工业用水价,明显不占优势。

北疆电厂还曾与滨海新区列入供水计划的几家水厂取得联系,但由于相关补贴政策没有到位,水厂方面对使用淡化水并不积极。

目前除了国家示范项目外,真正由需求产生的海水淡化项目寥寥无几,深层原因在于海水淡化的成本较高。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如果将海水淡化作为行业公司的主业,肯定没有效益。因此,目前从事海水淡化的公司基本都当其为副业,或与电厂相结合,由电厂自行发电供海水淡化,海水淡化再供水给电厂。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总工程师阮国岭表示,海水淡化技术其实就是能源换水资源的技术,目前两种主流方法分别为膜法和热法,膜法就是利用高压泵将海水通过膜压出淡水,消耗电能。而热法是通常所说的蒸馏法,将淡水变成蒸气再冷凝,主要通过燃煤产生。因此,将海水变为淡水,自然就要受到能源价格的较大影响,除了中东地区国家因能源价格低受影响较小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相同的问题。

专家认为,北疆电厂海水淡化项目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消化现有产能,为此可将海水淡化纳入城市供水资源中,由水务部门统筹管理,平衡分配。而在同一区域内新建项目进行整体规划时,也要注意布点、规模、技术路线等,避免一窝蜂项目上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我国海水淡化产能闲置惊人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