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温州:垃圾处理系统缺口大

更新时间:2012-10-17 13:09 来源:温州网  作者: 阅读:1128 网友评论0

本月上旬的“温州中国鞋都遭遇‘垃圾围城’”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中国鞋都在垃圾中的“淹没”,也使不少网友看到了我市垃圾回收、处理系统的缺陷。

生产旺季+焚烧厂检修=垃圾围城?

下半年鞋业生产进入旺季,同时工业垃圾量猛增。在垃圾越堆越多,满出垃圾场,满上街道,满进河道时,有人开始进行焚烧处理,但在露天焚烧皮革废料、生活垃圾,其恶劣影响可想而知。

据温州市环卫处的工作人员分析,除了生产旺季垃圾产量增加之外,造成垃圾“围城”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往年收购皮革下脚料的企业,今年不再从鞋都收购这些废料,致使原本卖钱的“资源”变成了大量需要花钱处理的垃圾。其次,秋季天气干燥,废料的热值增加,在垃圾焚烧炉内处理的时间也大大增加,加之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没有进行分类处理,导致了焚烧时间的增加,垃圾不得不堆积在外,排队等候焚烧。

那么等过了企业的生产旺季,垃圾就能顺利地处理掉吗?不尽然。据了解,鞋都多数企业都常年被垃圾堵截。垃圾“围城”归根到底还是我市的垃圾消纳能力不足,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存在很大的缺口。

市区垃圾处理 各环节均有大缺口

在介绍我市垃圾处理设施前,简单说明一下温州市的垃圾处理程序:

第一步是环卫工人从企业、路面收集垃圾,之后送往垃圾场临时堆放点。再由垃圾转运车将垃圾送往垃圾转运站,再在站内打包、压缩,最后送入垃圾焚烧厂焚烧。

垃圾收集送往转运张的环节,整个鞋都工业区的垃圾日收集量在400至500吨,而工业区内5个垃圾临时堆放点收纳量仅在300余吨,剩余几十吨垃圾堆放在哪?马路上,河流里。

中转站方面,鹿城区有30个垃圾中转站,鞋都附近只有3个,桑树桥、鹿城工业区、嵇师村。这里也提一下市区片,随着近年市区规划变更、拆迁,个别垃圾中转站拆迁而新址难以落实,甚至有垃圾中转站闲置。因产权问题双乐转运站自2006年建成后便一直闲置至今;锦春转运站,因其靠近住宅,附近居民强烈抗议,目前也闲置。

焚烧厂环节,近期我市的三大焚烧厂,临江焚烧场、东庄焚烧场、永强焚烧场都处于检修状态,焚烧炉没有全开。加上鞋都工业区的垃圾没有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一起焚烧,也增加了处理时间。目前的情况是,各个焚烧场的垃圾车都在排队。

此外在运送环节,鹿城区180辆运输车也面临着近年来市区交通压力的增加、在路上的运输遭遇交通阻塞的问题,导致垃圾转运站或者临时堆放点的垃圾无法及时清运。

鹿城区环卫局的工作人员称,鹿城区如今每天生产垃圾1200吨,所有车辆、垃圾站满负荷运转,仍有大量垃圾遗留在外。

延长焚烧时间、增加转运车量?杯水车薪

实际上,鞋都垃圾“围城”的情况早在三年前就凸显出来,温州市环卫处也一直深知我市垃圾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严重。为了缩短垃圾转运和处理的时间,环卫处今年还花大价钱配备了一辆13吨的垃圾转运车,可以在垃圾收集的同时直接在车上压缩垃圾,直接送往焚烧站,免去了送往垃圾转运站的流程。近期因垃圾爆满,全市30个垃圾转运站和180辆垃圾转运车都延长了工作时间,从上午5点开始一直工作到夜里11点。但这些行动在以吨为单位计量的垃圾面前,依然杯水车薪。

据鹿城区环卫处的工作人员介绍,仅鹿城区单月就有100吨的垃圾无法及时处理,而且垃圾产速仍在递增。

市环卫处表示,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处理掉工业区每天爆棚的工业垃圾,同时上报市政府尽快启动市区综合垃圾填埋场的建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温州:垃圾处理系统缺口大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