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停水三天调了60万方地下水
72个小时,100平方公里,近百万居民。这几个数字,让人们对此次降压停水的影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一条管道施工,何以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济南水务集团有关负责人解释,这与济南目前的供水格局有很大关系。
城区供水依赖大型水厂
其中地表水超九成
“从节水保泉的角度考虑,最近十几年济南的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济南水务集团生产技术部副部长陈峰说,以前市区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很多单位都有自备井。但为了保泉,从2003年开始,济南市开始进行封井。
在封停地下水的同时,济南市努力扩展地表水的来源。目前,济南居民喝水主要靠北部的鹊山水库和西部的玉清湖水库引的黄河水,这两个水库每天供水超过50万立方米,占了城区供水的一大半。此外,位于省城南部的卧虎山、锦绣川、狼猫山三大水库也成为了地表水的补充。在济南的供水格局中,地表水约占94%,而地下水仅占6%。
水源地的集中凸显了大型水厂的作用,从鹊山水库引水处理的鹊华水厂每日供水约20万立方米,供应整个北部城区的用水。一家水厂的管道改造能影响城区三分之一的用水,这多少能体现出城市对大型水厂的依赖。
水厂迁往郊区
老城区成供水末端
“供水管网虽然四通八达,但供水方向的变化也需要不少时间来调试。”陈峰说,鹊华水厂正常工作时,北部城区的供水方向是从西向东的。但施工停水期间,这个区域的供水方向就变成了由东向西,阀门的开闭和压力的大小都要临时调节。
早在停水前的四五天,水务集团就开始了管网调试,这也基本保证了降压期间大部分片区的供水。18日早上6点,原水管道改造完成后,鹊华水厂开始恢复供水,北部城区的供水流向又将调整为由西向东。三天内改变两次供水流向,这也是近几年中不多见的。
地表水取代地下水的供水格局,不仅将水厂集中到了郊区,对管网的设置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纬十二路以东,经二路与经七路之间的片区就是本次一个受影响较大的片区。
“以往东有普利门水厂,西有八里桥水厂,这个片区的供水很稳定。”陈峰介绍,但停采地下水后,这两个市区水厂关停了,这个片区反而成了东西郊水厂的供水管网末端。
为保证居民用水
临时增采地下水
陈峰介绍,北部城区的供水主要靠鹊华水厂供应,以历山路为界,西北城区是鹊华水厂直供区域,水量缺口每天11万立方米;东北城区是鹊华水厂加压转供区域,每天也有11万立方米的缺口。
“鹊华不能用了,只能临时用地下水救急。”陈峰说,每天22万立方米的供水缺口,约占全天供水量的三分之一。为弥补供水缺口,经市政府批准,相关部门启动地下水应急措施,每天共调取地下水20万立方米,供给受影响的片区。“这种增采地下水的措施,也是近几年少见的。”
增采地下水后,济南饮用水中地下水比重提高至30%,济南供水格局暂时被改变。这次鹊华水厂的供水缺口主要靠工业北路水厂和八里桥水厂来填补。工业北路水厂的水源来自白泉附近的地下水,平时每天供应2万立方米的地下水,主要输往王舍人镇等东部地区,如今提至每天供应10万立方米。
八里桥水厂平时并不供水,此次也被“激活”,从济西水源地每天调来10万立方米的水。其中,济西二期的长孝水源地每天供地下水4万立方米,济西一期的桥子里水源地每天供水6万立方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