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科院编制环评书错漏百出 致使其上了“黑名单”
一座庞大的垃圾焚烧厂,直挺挺地兀立在秦皇岛市抚宁县潘官营村村口不远处的农田里,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孤岛。
这座停工已经两年的垃圾焚烧厂,现在显得破败不堪。厂区的空地上满是杂草,厂房像是灰色水泥板搭起的积木。一座六七十米高的烟囱耸立着,俯视着这一切。
使这座拟投资两个多亿的垃圾焚烧厂被迫停工的,是来自周边村民的抵制。他们手里的武器,除了法律,还有一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气科院”)为该厂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以下简称“环评书”)。
正是由于这份环评书的错漏百出,致使评价结果不可信,从而成了村民们起诉环保部门、阻击垃圾焚烧厂建设的重要武器。
而中国气科院,也上了国家环保部于1月5日发布的通报“黑名单”。包括中国气科院在内,全国88家环评机构受到处罚或批评。其中有两家被取消建设项目的环评资质,另有8家被缩减评价范围。
一直关注潘官营项目的原国家环保总局(现为“国家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专家组成员赵章元教授,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份通报,但他对结果并不满意。他表示,环保部的此次通报,力度较大,涉及范围较广,但仍有一些实质性、要害性的问题并没有特别点出来。
有的报告书内容完全是复制而来,甚至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动
在遭受处罚的88家环评机构中,最严重的两家被取消了建设项目的环评资质,相关证书限期交回环保部。另有两家环评机构被责令整改6个月,整改期间不得承担环评工作。
这4家遭受最严厉处罚的机构,都在环评过程中出现了“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借用外单位人员作为环评专职技术人员”的问题。
在民间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发起人冯永锋看来,很多环评报告都或多或少存在造假问题,并且,“环评造假是多方面的”。
首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编制环评报告所投入的工作量往往不足。据他所知,一个环评项目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有些环评报告几乎是在一个下午编制而成的。
赵章元也遇到过类似问题。他此前在国家环保总局评估中心负责评审环评报告书时就曾发现,有的报告书内容完全是复制而来。更让他惊讶的是,有的抄袭之严重,甚至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动。
民间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也提到类似问题:“某些大型项目,由于不论怎样都会被批准,环评报告书都不值得找专业人士来完成,从网上找些材料组合一下就是一份环评报告。”
在马军看来,与文本造假同样要命的,是环评报告书自身存在的科学性问题,甚至有些内容连最基本的科学常识都不符合。
他参加过金沙江阿海水电站的评价工作。由于水电站大坝的阻挡,使得上下游的某种珍稀鱼类无法自然交流。环评报告给出的建议却是:让人在水坝下面看着,发现这种鱼之后,立即捞到上面的水库里。
不只如此,环评报告还为这种鱼想出了第二条生路:为它们寻找替代生境。但是环评人员指定为替代生境的两条小河,流程短、流量少,与金沙江相比相去甚远,完全不具备作为替代生境的条件。
遗憾的是,这两条环境补偿措施虽然有违常理,也被相关专家指出,但并未在环评报告书中得到修正。
外出多年的村民,甚至死人、逃犯也在调查表上签了字
“相比来讲,环评报告书的公众参与部分,造假现象更为严重。”冯永锋表示。
赵章元向记者介绍,秦皇岛抚宁县潘官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就是环评报告书公众参与部分造假的典型案例。
记者手中拿到的这份报告书中称,公示期间在潘官营村等区域发放公众参与意见调查问卷表100份,结果“有99人支持该项目在本区域建设,占总人数的99%;所调查的人群中均支持本项目”。
然而,村民潘志中告诉记者,他们按照调查表进行了逐户核实。结果表明,相关的村民和村干部,均未听说过这100份问卷的事。村民们没见过调查表,也没在表上签字。
更离谱的是,有些外出多年的村民,甚至死人、逃犯也在调查表上签了字。
马军表示:“这并不是公众参与造假的唯一方式。”有的环评机构在进行公众参与调查时,总是先问“你同不同意××项目的建设”。如果不同意,调查人员转身就走;如果同意的话,才发放调查问卷,同时送点牙膏之类的小礼品。
“这样做出来的调查问卷当然是"全票通过"。”
五六年的时间里,只见过两本完整的环评报告书
环评报告中,公众参与部分的造假现象之所以十分泛滥,在马军看来,很大程度上源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不够公开透明。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1条规定,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但让马军担心的是,这里所说的“形式”,成了不少建设单位可以钻的空子。征询公众意见的方式,听证会不是唯一的选项,论证会、研讨会等同样也符合规定。很多单位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后者,“因为它们不像听证会那样是公开的、面向公众的”。这样,本应有的听证环节,就被“偷梁换柱”了。
即便如此,环评报告书在正式出炉后,哪怕已经被相关环保部门审核通过,公众依然很难见到它的全本。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工作者毛达告诉记者,他从事环保工作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只见过两本完整的环评报告书,并且还是通过民众起诉环保部门或建设单位的方式获得的。一般情况下,环保部门公示的环评书多是简本,“只有两三页纸,也就相当于一个保证书”。
某家环评机构即便不守规定,只要能帮建设单位顺利过关,就能迎来源源不断的客户
在这场企业、政府、公众的博弈中,不能参与环境决策,甚至不知情的公众往往处于弱势的一方。
“公众与建设项目的利益切身相关,却被撇在建设项目之外,没有知情、参与、决策的权力,”冯永锋说,“这是很恐怖的事。”
在马军看来,要破解这一难题,加强环评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毕竟,环评机构仅仅是这个博弈链条中的一环。
毛达指出,这里其实出现了一个“恶循环”。比如,某家环评机构即便不守规定,只要能帮建设单位顺利过关,就能迎来源源不断的客户;由于环评的不规范甚至造假,更不可能得到公开;一旦不公开,造假可能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再加上所受的各种诱惑和压力,环评机构也就慢慢有了"预设的立场"。”马军表示,环保部的通报文件中,所提及的环评师出借证书、提供虚假材料、项目承接不规范等等,只是达到这一立场的手段。
同样的,环保部门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建设单位,相互制约非常厉害。“这往往会造成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马军说。
因此,还需从环评制度本身着手。《环境影响评价法》自2003年实施以来,已经走过10个年头。“这部法规的设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马军同时认为,“它所迈的步子还是太小,对环评制度本身,也存在很大的掣肘。”
“实现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将暗箱操作的过程放到阳光下,这才是破解环评制度难题的根本方法。”马军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