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门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打架是怎么回事?
前段时间无锡和全国东部许多地区一样,空气质量很差。晚报就接到多位读者来电,提出这样的疑问:我每天都在市环保局的官网上查看有关空气质量的“日报”。但发现,以前环保局只发布API。从1月7日开始,网上既有API又有AQI。很多时间,同一天的无锡,既是“轻度污染”又是“重度污染”。这两种数据究竟应以哪个为准?另外,在江苏省环保厅网站上,有一个名为“江苏省城市空气质量AQI试运行发布平台”的系统,上面显示的是全省的AQI的实时数据。这么多的数据,到底该以哪个为准?
记者练维维:
其实江苏省环保厅、无锡市环保局的数据都没错。即便是市环保局同时发布API和AQI,这些数据也并不是“打架”的。
目前我国评价空气质量存在两套标准,分别是空气质量污染指数(API)和空气质量指数(AQI),他们不是一回事。市民想要看懂空气质量,其实也并不难。
首先,API、AQI指标不同。API注重平均状态,统计时间是从前一天的12时至当天的12时,监测的污染物有3项,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相比之下,新的空气质量标准(AQI)重在反映实时、区域的空气质量。与API相比,空气质量AQI指数,统计的是从当天0时至24时。另外,AQI监测指标更为严格,更贴近市民的直观感受。因为它监测的污染物除了上述API的3项外,还增加了目前大家最为关切的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这几个污染物因子。所以,当天无锡市区的API指数,市环保局在下午就能发布。但当天的AQI指数,则要到明天凌晨才能出来。换言之,无锡市民在市环保局网站上看到的API数据是当天的数据,但AQI数据显示的则是前一天的数据。想要知道当天的AQI实时数据也很简单。读者可以登陆江苏省环保厅网站。在“空气质量AQI试运行发布平台”上,点击“实时AQI”标签,能看到当前江苏省13个地级市72个监测点位的AQI实时指数。点击各个污染物标签,可查询到该指标当前1小时监测结果及24小时浓度变化曲线。在试发布平台相关图示中,用不同颜色的圆圈表征空气质量的好坏,有绿、黄、橙、红、紫、褐红共6种颜色,分别代表空气质量不同级别,颜色越深,AQI数值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颜色越浅,表明空气质量越好。
按照国家要求,虽然今年全国有74个城市开始实施新标准(AQI),但目前只做评价不作考核。在两套评价体系并存的前提下,按照环保部要求,市环保局的空气质量发布也必须采用“双轨”制:既发布前一天的AQI,同时每天下午必须准时发布当天的API,并上报省环保厅、环保部。当前的“双轨制”要一直延续至2016年元旦前,届时全国开始实施新标准,各地也将会只用一把“尺子”(AQI)来衡量空气质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