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开采锐减,污染未减
国土资源部下属科研机构近日发布水污染调查报告,警示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严重。这项历时6年的调查,再次引发全国对地下水安全的关注。专家们认为,地下水污染不仅导致用水安全、影响土壤安全,甚至还有一个被我们长期忽视的问题:近海环境的污染。“不论是土壤、河流还是海洋,本身都有一个元素含量的背景值。过去我们总认为河流污染是祸首,近年来才发现,地下水污染对土壤和海洋污染的"贡献"也达到了50%。”
污染主因是化肥使用量大
“在北方,尤其是缺水地区,地下水污染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用水;而在南方地区,地下水污染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土壤,甚至整个水系。”复旦大学环境学院陈家宽教授说,“不管是河流、湖泊还是海洋的富养化,都和地下水污染脱不了干系。而地下水污染又会加剧土壤的污染,使整个水土环境进入恶性循环。”
国土资源部2011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16%的城市浅层地下水水质呈恶化趋势,主要分布在东部大平原,西北内陆盆地,华东、华中和西南丘陵山地。在近日举行的地下水污染研讨会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指出,地下水的污染源包括三类:工农业地下排污、地表水渗漏以及两颗毒瘤垃圾填埋场与石油加油站。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集旸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地下水的面源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农业使用化肥量很大,其中氮、磷等元素会渗透进入地下水,污染水质。其次是垃圾填埋场、废矿石填埋场、工业排放污水等也有相当一部分通过水循环系统进入地下水。
在中国的很多地区,地下水占水资源总量的28.9%,一直是农业灌溉、工矿企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显示,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都有不同程度检出。
地下水污染致海域富养化
日前上海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地下200米的深层承压含水层的地下水水质总体稳定,但浅层地下水的状况却并不那么让人乐观。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的杜金洲教授告诉记者,上海浅层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是氮、磷等有机污染。
陈家宽教授称,上海使用地下水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但是现在居民用水很少来自地下水。目前,上海地下水的回灌量已连续2年大于开采量。而且上海自从实行严格的地下水管理制度后,2003年上海全市的地下水开采量为1亿吨,2012年减少到1094万吨,压缩了九成左右。
但是地下水的污染却并没有因为开采量大幅度减少而减轻。杜金洲教授的课题组最近对上海的地下水进行了研究,发现营养盐中硝酸盐污染非常严重。而且调查发现,过去总认为地表水的排放对水域污染非常严重,其实即便是在近海,地下水对污染的贡献也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在正常情况下,地表水中氮和磷的比最高一般也就是20∶1或者30∶1。在自然界中,生物利用的背景值比例是6∶1或者4∶1,海洋生物利用氮和磷背景值比例是16∶1。但调查发现地下水中这两种元素的比例常常高到100以上,在金山一带海域,地下水导致的海域富养化成为值得关注的现象。“这也是近海地区近年来赤潮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除了地表水的排放,地下水的排放也严重影响了海洋水体中的元素比例。”
杜金洲教授说,课题组每年7、8月都会发现长江口出现水体缺氧情况,这与地下水排放的高浓度营养物质引起的富养化有很大关系。
科研重视不够后果严重
据悉,在长三角等平原地区,农业活动是最主要的地下水污染来源。杜金洲教授称:“不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地下水的水质很难有真正好转”。仅仅以氮元素和磷元素为例,氮元素是水溶性,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会随着水分流失,并且渗入到地下水。而地表和地下水系统是连通的,地表水的渗入导致地下水的污染,而这一污染又是不可逆的。矿区矿渣等废料随着雨水渗入地下水,则给当地的用水安全带来更大危害。
据不少专家介绍,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由于在工业发展初期忽视对地下水的保护,导致多年后即便投资上百亿美元治理地下水污染,依然收效甚微。地下水水质的恢复花费了上百年时间。专家告诉记者,2011年我国发布了未来10年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第一个规划,明确投资55亿美元,加强地下水监测并推动治理技术的发展。但在专家看来,目前对于地下水污染的相关科学研究还是重视不够。一位研究水资源的学者说:“每年参加科研项目评审时,很少能够看到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研究的项目。”他所在的机构曾举办过一次国际会议,国内参会学者中,研究地下水的少之又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