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环保行业迎来突破契机
由国家环保部牵头起草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国十条”)日前已完成部委会签,将于近日出台。据悉,大气“国十条”将大气污染防治上升至国家层面,成为继《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公布之后,我国推出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之一。
那么,大气“国十条”究竟会给环保市场带来什么样的新机遇,成都该如何应对?《金融投资报》记者近日对相关企业及环保部门进行了采访。
环保企业:加大投入做强主业
由于政策和市场的原因,造成近几年来国家在环保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却收效甚微,环保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却遭遇众多困难和发展瓶颈,而呼之欲出的大气“国十条”,显然将带给环保企业新的发展契机。“目前集团公司正在与成都市政府洽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重点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新能源与清洁技术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参与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城建设,建立中国西部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中心、装备制造基地和总部基地,共同做大做强成都市的节能环保产业。”中节能集团四川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世科告诉记者。
作为本地自主创业,逐步发展起来的成都瑞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大气“国十条”的推出,则带给企业更大的投入动力。“我公司将进一步把握契机,加大对环保技术研究的投入。尤其是运用公司先进的多项专有技术开展各行业的污水治理,以确保最终的排放达标或中水回用。”瑞斯达环保科技总经理谢淑颖告诉记者。
环保部门:逐步细化工作流程
记者注意到,成都市环保局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打出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的“组合拳”,面对大气“国十条”带来的环保发展新机遇,接下来将会逐步细化环保工作流程。
据悉,成都市环保局将加大环保工作的推进力度,已研究制定了《成都市新引进工业项目评审管理办法》,近两年联合审查招投资项目500余个,否决了不符合产业政策以及区域环境容量不足的41个项目,涉及总投资194亿元,严把项目准入关。
此外,针对环保产业发展问题,成都市环保局将建议设立成都市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全市环保产业的基础建设,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环保企业发展,并配套建立环保产业投入实施评估机制,对投入的效果进行全面回顾和评价,对实施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作相应改进,确保环保产业投入机制取得实效。
专家说法:治污公开加强监控
“按照现有发展模式,如果真想改变环境困局,就要对现行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改变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四川省社科院经济学家陈武元认为,每个企业应该有各自的规划,包括设计、建设、运行各个方面,都应该按照环保的要求去践行,这样整个污染的治理才能获得成效。陈武元说,“若想克服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必须要有公众广泛参与,让更多的民众和各行各业对环保工作的信息有一个及时、全面的了解。”
不过,陈武元同时指出,要获取公众的广泛参与并不容易,首要前提是及时检测、信息公开,公众才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成都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成都市共建立了38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和87个中小河流出入境水质监测断面,实现了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全覆盖和环境质量的量化考评。完成了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控平台建设,实现了65家国控重点企业监测数据国家、省、市联网监控,强化了重点污染源监控的管理。
“公众知情权发挥了巨大作用,有了广泛的社会知情和监督权,政府愿意听取民意,民众愿意参与意见表达,共同形成一个有力的推动,这是非常积极的一大步。”上述工作人员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