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中国直饮水之路仍漫长 天津生态城建首个系统提供区域

更新时间:2013-09-17 14:29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 作者: 阅读:1098 网友评论0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但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正在侵蚀着人类的健康。在这个污染频频、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时代,如何守住那赖以生存的最后一泓清水,正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和前行的思维。

天津将建成首个提供直饮水区域

9月15日上午,主题为“生态城市与美好家园”的第四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博览会在滨海新区举行。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表示,中新天津生态城计划将荒芜的盐碱地变成美丽的宜居之地,居民陆续迁入后将体验到诸多领先的生态技术,最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城将成为中国第一个为居民和商家供应百分百直饮水系统的区域,来自水龙头的水将可以直接饮用。

天津生态城是中国与新加坡创建的全球首个政府间合作的生态城,于2008年9月破土动工。中新两国政府签订协议,用10—15年时间建成占地30平方公里、拥有35万居民的生态文明新型城市。历经5年建设,目前生态城8平方公里起步区基本建成。

从中新生态城管委会了解到,生态城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区域内饮用水水质安全全流程管理,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水质即符合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目前入住生态城的居民已经享受到这项公共服务。

为了向市民展示,生态城展位专门设置了一个直饮水系统,参观者可以在这里喝到从自来水厂出来的直饮水,“跟普通自来水口感不一样,虽然没有瓶装水好喝,但喝到嘴里没有异味。”参观者说。

我们离直饮水时代还有多远?

管道直饮水系统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早已普遍应用。直饮水,顾名思义是指以生活饮用水或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水,经过初滤、深滤、杀菌等净化后可供直接饮用的净水,目前,国内如昆山、上海、沈阳、涟源、广州、包头等市也已实施并得到良好的反响。这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都是局限于小区、单栋楼的范围。”要想让直饮水被公众认可并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业内人士直言称,滞后的原因是直饮水建设、生产、检测及监管环节不透明,卫生状况广受质疑。由于目前国家尚无管道直饮水卫生规范和标准,故东莞市的直饮水卫生要求是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来执行的。部分单位确实限于条件,只能将部分检验项目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检测。由于没有统一规范,市场上管道直饮水单位的供水质量良莠不齐。

直饮水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一栋建筑的科技化含量和现代化水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民族意识与国人整体生活质量的体现,直饮水因其健康、节能、方便、实用的优势赶超任何饮水产品,注定将成为21世纪健康饮水的主流模式。这或许是中国人的一个小小的梦想:回家后打开水龙头直接喝,再也不为水垢、异味、污染发愁,中国人期盼直饮时代,与世界接轨的健康饮水,何时才能进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专家表示,目前能实现直饮水的地区寥寥无几,有条件的新小区将来可能和国外一样铺设两条管道,实现饮用水直供。而老旧小区的居民,可以选择净水器等设备来提高饮用水质量,这种多元化的供水方式,才是目前中国饮用水发展的合适方法。

从河水、井水到自来水,再到瓶装的矿泉水、纯净水,还有近年来餐桌上流行的蒸馏水、苏打水,我们的饮用水选择越来越多,安全、便捷的饮水方式也成了市民的新追求。发达的国家早已进入到一个直饮水时代,有专家预言直饮水时代即将来临,中国的直饮水之路要被公众认可并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待直饮水净化产品就像普通家电一样即将走进千家万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中国直饮水之路仍漫长 天津生态城建首个系统提供区域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