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深圳探索垃圾减量分类全新模式

更新时间:2013-09-23 11:47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阅读:1582 网友评论0

“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走在深圳市区的大街小巷,踏进各企事业单位大门,一条条贴近生活、耳熟能详的垃圾分类宣传横幅标语在扮靓整座城市的同时,时刻提醒市民不要随手乱扔垃圾。

垃圾围城是很多城市的切肤之痛。但在深圳,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这一方面的问题在不断得到解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城管局围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不断拓新思路,大胆尝试,探索出以天景花园小区、阳光带二期彩虹之岸小区为代表的住宅小区“定时定点相对集中投放”垃圾减量分类模式和以市城管局办公大楼为代表的机关事业单位“低碳办公、绿色就餐”垃圾减量分类模式,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8月2日,许勤市长带队视察福田区翰岭院住宅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督促民生实事落实情况,要求加快推进500个单位(小区)的垃圾减量分类创建工作,把好事办好,要追求质量,追求卓越,务必保质保量完成民生实事。

在市城管局的统一指导、监督下,各区、相关部门通过垃圾减量分类探索解决“垃圾围城”难题:住宅小区取消楼层垃圾桶,推行定时定点投放;机关单位推行“低碳办公、绿色就餐”;依托现有的城区生活垃圾转运站、环卫工具房等设施,建设小型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站;从生活家庭垃圾分类这块“最难啃的骨头”上着手,以厨余(餐厨)垃圾为突破口,解除对环境破坏性影响最大的因素。

探索:小区推行定时定点投放

位于罗湖区爱国路的天景花园,居民的生活垃圾固定在每天早、晚的七点到八点之间投放。错过这个时间,只能将垃圾放在家中,等待下一次固定投放时间了……天景花园作为市城管局直属的50个垃圾分类试点之一,仅仅半年的时间里,小区居民知晓程度和参与热情就很高了,小区内垃圾分类情况几乎达到了与台湾同步的水平。

2012年12月4日,天景花园小区的垃圾桶全部被撤掉了,厨余垃圾由一家环保公司每天上午10点专车运走,其他垃圾则按原有处理模式运往垃圾焚烧厂。天景花园物业公司吴经理表示“居民最关心的是自己分类的成果有没有得到尊重,会不会像梅林一村那样最终又混在一起拉走,所以每次垃圾车到来,物管处都要从旁登记在册,给业主一个交代。”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天景花园是万科开发的第一个花园,物管处直属万科物业,一直都有环保传统。不仅如此,天景花园还是全国第一个设立物业管理的小区,物管条例就是根据该小区的运作模式制定的,加上小区住户只有190多户,人数相对较少,住户稳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适合开展试点。

在福田区的翰岭院、南山区的星海名城等示范小区目前也在采用这种“定时定点相对集中”的投放方式,记者看到,小区物业公司在业务主管部门指导下,组织开展本住宅小区的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同时成立由业主代表、物业管理人员为主的志愿者队伍,通过“邻里”、“熟人”上门入户辅导,面对面督促,提高居民参与率和分类准确率,归并垃圾投放点。目前这些小区垃圾减量率已达到30%左右,减量分类效果初显。

这是深圳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市城管局为代表的机关单位垃圾减量分类模式,推行“低碳办公、绿色就餐”后,一次性办公用品、用具,以及机关饭堂的剩菜剩饭均大幅减少,厨余就地生化处理,加工成有机肥;盐田海鲜街为代表的餐饮减量分类模式,利用垃圾转运站建设预处理设施,对餐厨(厨余)垃圾进行油水分离、生物降解,提取生物柴油和加工有机肥料;宝安区沙井街道岗盛芳园,以物业公司为主导,充分依靠村董事会,探索出“原村民统建楼”垃圾减量分类模式。

据了解,面对垃圾减量分类这项民生实事工作,市城管局推动各区采取“先小范围试点,再逐步推广”稳中求进策略。各区加快了创建进度,完成了选点和全面启动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市、区城管部门已选取示范单位(小区)达527个,其中完成分类容器配置,开始试运行的单位(小区)有333个。

突破:逐步改变居民生活习惯

近年来,全市生活垃圾处置量约为14000吨/天,年均增长在8%左右。目前,深圳的垃圾尚未实现100%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已严重超负荷运行。而且市民“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邻避效应”严重,我市分别在2001年、2004年就已立项的两个垃圾焚烧厂项目,在周边居民的阻滞下,一个至今无法正常施工,一个至今无法完成选址。

为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深圳结合实际情况,坚持“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全民动员”的原则,推行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建立“减少产生―资源回收―分类处理―能量循环”的可持续垃圾管理体系。去年,市城管局研究并起草《深圳市垃圾减量分类管理办法》,研究并制定了《深圳市住宅小区垃圾减量分类启动补贴和减量补贴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垃圾分类前期投入保障机制和减量分类激励奖惩机制,积极推进垃圾减量分类市场化运行模式,从法规、政策和经济等方面确保工作推动成效和可持续性;完善餐厨垃圾收运、处理政府补贴机制。

“垃圾分类最难在于改变居民习惯,培养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识。”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经常分不清垃圾如何分类、扔垃圾没有分类意识等情况,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大宣传力度,在媒体上多次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公益宣传;举办“进机关、进学校、进工厂、进社区”宣讲普及垃圾减量分类知识的“零废弃”讲座,对有关管理、督导和作业人员分期分批进行指导培训;联合人大、政协、团委、义工联、媒体,以及社会环保组织定期举办一些市民喜闻乐见的公益活动、辩论会。截至7月中旬,市、区累计开展户外宣导活动1547场次。“我们与教育部门联合编写《垃圾减量分类知识读本》,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学生影响家长,推进垃圾分类,市民参与热情高,收到良好效果。一些邻近学校的住宅小区,积极加入到垃圾减量分类中来。”

“我们还在居民小区设立了垃圾减量分类咨询、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预约回收服务等功能的资源回收服务站。”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垃圾分类过程中,我们积极发展非政府民间组织(NGO),充分吸纳蓝马甲、义工联等自愿者到NGO,发挥他们在培训、指导、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创建500个垃圾减量分类示范单位(小区)是今年深圳市政府111件民生实事之一,目前我市垃圾减量分类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旧面临重重困境: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部分试运行的示范单位(小区)效果不佳;还没有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统计制度;且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而且部分市民对垃圾分类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法律法规配套也不完善。今年以来,他们会积极与各相关单位沟通,促进此项工作推进。

其中最令市民关注的“前端搞分类,后端大杂烩”现象,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市城管局大力推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由市城管局负责的郁南厨余垃圾处理厂(30吨/日)已建成,并开始试运行。盐田区依托市政垃圾中转站、环卫工具房等环卫基础设施,建成了9座餐厨垃圾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到约45吨,可全量处理辖区内的餐厨(厨余)垃圾。南山区将厨余垃圾交由腾浪餐厨垃圾处理厂(200吨/日)进行妥善处置,同时,正在招标筹建一座中型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福田区于4月底建成振华西厨余垃圾预处理中心(10吨/日),现正在筹备增建3座厨余垃圾预处理中心。宝安、龙岗、光明、龙华等区(新区)在前期小范围试点基础上,现正在进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设备招投标工作。坪山、大鹏新区两区厨余垃圾采用盐田模式,餐厨厨余统筹合并处理,现正在招募运营商。

坚持:“少花钱多办事”还要见成效

“垃圾分类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小到生活习惯、个人素质。它需要社会各界来参与促进。”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垃圾分类工作都是该局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以来,他们要求各区高度重视,要充分发挥小区业主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社区老党员、社区义工的积极性,上门入户宣讲、面对面指导,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准确性。在分类设施设备配置方面,要始终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按需要配备,适用就可,杜绝奢华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加强检查督办,完善考评机制,建立每月通报创建进度制度。定期对各示范单位(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每个示范单位(小区)都要过关。

“生活垃圾分类最难在于改变居民习惯,培养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意识,必须长期宣传。根据每个小区的不同的情况,实行垃圾分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分类500个单位(小区)创建工作,就是为了下一步扩大创建范围和全面推广积累经验教训,为今后制订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提供科学依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求每家每户把家里产生的垃圾,按照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成4类,并且自觉对应投放到设置于小区中的分类收集箱中,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市里面也已在251个居民小区初步试点推行,但要把垃圾分类变成生活习惯,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最近的目标,就是千方百计找到一个能够帮助居民改变习惯还能持续做到的垃圾分类实现方式。

下一步,我市将与市规划部门研究制订新开发小区、工业园区、旧城改造项目垃圾减量分类设施配置标准,从源头上消除分类设施不足问题。鼓励住宅小区开展厨余垃圾分类,对于参与厨余分类率超过50%的住宅小区,由各区城管局负责上门收运,并给予减量补贴。

此外,大多数区根据我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实施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但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周期长,无法满足当前垃圾分类工作进度,在过渡期间,有关区(新区)可学习借鉴盐田区、福田区的厨余垃圾处理模式,加快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解决好厨余垃圾处理问题。

相关?链接

垃圾分类常识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

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织物类、电子废弃物类等。

分类提示:纸类、布料应尽量叠放整齐;瓶罐类应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后投放;铁铝罐及铝箔包应先压扁或弄平再投入桶内;餐盒、面碗、塑胶饮料杯、盖,应依大小套叠以减少体积;对于碎玻璃、大头针、刀片等尖锐垃圾应用纸或胶带将其缠裹、小心轻放,以免伤及他人。

厨余垃圾

指在食品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剩饭剩菜、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废弃食物、废弃食用油脂等易腐的垃圾。

分类提示:菜皮烂叶和残羹剩饭在投放时,应沥干水分后再袋装、密闭投放。

有害垃圾

指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害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药品等。

分类提示:含铅、镉等有害成分的铅酸电池、可充电电池、纽扣电池,以及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等必须投入专门的“有毒有害”桶中,而无害的一次性干电池则属于不可回收物;由于一些挥发性强的过期药品可能会对土壤及水源造成危害,过期药品应送到专业的医疗回收部门,统一高温焚烧处理。

其他垃圾

除上述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垃圾。主要包括废弃食品袋(盒)、废弃保鲜膜、废弃纸巾、废弃瓶罐、灰土、烟头、宠物粪便等。

分类提示:大件垃圾应当按规定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或者环境卫生作业单位上门收集搬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深圳探索垃圾减量分类全新模式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