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惠群:全降解农膜有利于缓解环境污染
从“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在中国,农用地膜完成这样的转变用了30多年。
认识到农用地膜能够极大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1978年,中国从日本引进塑料农用地膜覆盖技术,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从最初的棉花、蔬菜,逐渐发展到花生、水稻、旱稻、小麦、玉米等。
但是,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由于环保意识淡薄,再加上法制不健全,在低成本的驱动下,我国的生态环境逐渐遭受严重的“白色污染”。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王惠群表示,他在今年的两会议案中提到,只有推广应用环保型全降解地膜,才是解决当前制约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具有保湿、保温、保肥、保墒等多重功能的地膜,相对于增产所带来的增收,价格并不算昂贵。对农民来说,不可谓不是一种重要手段。并且,大部分农作物对地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干旱少雨、天气寒冷等气候条件偏差的西北、东北等地区,地膜使用量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每年地膜投入量约为126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超过2.96亿亩。
但是,地膜的危害逐渐显现。因为,主要成分是聚乙烯(LLDPE)的地膜,要自然降解的话,一般需要200-300年,并且在降解的过程中,还会释放有毒物质。国内最高地块每亩最多残留农膜达到50.7公斤,正常15年的连续覆膜耕地残膜大约在20公斤以上。
与此同时,地膜残留的长期积累,造成土地板结、土地污染,造成区域生态环境退化,农作物减产和残留有害物质带来的食品安全危机。
数据显示,凡连续覆盖15年的耕地残膜残留土壤里播撒的种子,烂种率可达6.92%,烂芽率达5.17%,减产量为12%左右。这主要在于,地膜的残留造成作物根系下栽困难,导致土壤当中的水分上行受阻,隔断了土壤水气通道。
不仅仅如此,伴随的危害仍然严重。王惠群表示,一方面,秸秆与塑料农地膜缠绕在一起造成牲畜误吃在胃里不消化而不长膘甚至死亡;另一方面,农民经常将塑料农地膜与杂草或作物秸秆一起用火在田间进行燃烧,严重威胁农业发展的环境以及粮食安全。
回收的不易
既然危害这么大,为什么不将地膜回收呢?这似乎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农民环保意识的淡薄,再加上法制不健全,在低成本的驱动下,可降解的地膜因为购买成本较高,所以在市场选择中,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
根据1992年我国制定的国家标准,聚乙烯地膜的厚度为0.008(+-0.003)毫米。中国社科院农发所副研究员廖永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个标准只有日本地膜标准厚度的57%。即使如此,仍有不少生产企业以厚度标准的下限来生产。
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加厚薄膜,一般价格较高,为了节省成本,人们多是选择一次性薄膜。如果使用国标的地膜,1公顷地的地膜用量需要55-75公斤,但如果用了0.005毫米厚的地膜,仅仅需要30多公斤。
王惠群表示,以下限的标准生产地膜,并不影响地膜发挥其功效。但是,在回收的时候,就尤其困难,极易造成农膜残留。甚至为了省时省力,干脆不回收,直接用机器将土地翻耕一遍就再次播种了,这使得土壤中残留的废旧农膜越来越多。
“越薄的地膜强度越低,这导致其抗拉能力很差,非常容易老化,以至于残留土壤中。破碎之后的地膜,碎块很小,难以捡拾,相应产生的地膜残留量就越大,成为白色污染祸首。”王惠群说。
购买超薄膜的低成本,固然可以使得农民仍然享受薄膜带来的增产增收。但是,为这种超薄膜,农业所付出的代价却较高。一方面,地膜残留的长期积累导致减产。另一方面,即使回收也仍然需要耗费较多的劳动力。
王惠群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使用国标的地膜(0.008mm),覆膜成本每亩地大约需要50-60元,如使用超薄地膜(0.005mm),会达到35-42元,这两种膜每亩地的回收成本均需要70元左右。
那么国标地膜覆膜成本加回收成本就是120-130元,使用生物降解地膜也恰好是每亩地130元左右,省工省时且无残留。
全降解农膜的替代
为了治理“白色污染”,官方已经开始行动。去年11月,甘肃省下发《关于集中治理残留废旧农膜的通知》,对农膜生产企业和下游经销及农户严格要求地膜生产和使用规定。
针对农膜生产企业,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厚度小于0.008毫米、耐候期小于12个月的用于农业生产的地膜;政府招标采购的用于农业生产的地膜厚度必须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18个月。
针对下游经销商及农户,《通知》要求从2014年6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禁止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08毫米、耐候期小于12个月的用于农业生产的地膜。
为了鼓励回收,新疆、内蒙等地也开始在县市进行试点,鼓励农民使用较厚的地膜。去年,新疆投入3800万元"净土工程"专项资金,在13个县市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在示范区引导农民采用厚度0.01毫米以上的地膜,禁止厚度小于0.008毫米地膜的应用。
既然如此,综合考虑回收成本,王惠群认为,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全降解农膜将是未来综合效益最好的方式。
从1996年开始,担任广东益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王惠群开始从事生物降解材料的研发。2007年,成功研发出100%全生物降解产品。2008年,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研发成功。
王惠群对记者表示,这种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的成分是由木薯、玉米等淀粉材料制成的。其性能比一般的塑料薄膜都要好。
一方面,这种材料的拉伸强度非常好,有些指标甚至略高于塑料。另一方面,试验全降解农膜结果明显,生物降解率达到100%,能在180天内降解为碎片,1年内完全降解。是彻底消除农田“白色污染”有效途径。
这种完全降解的农膜,也不会为虫卵提供保护,来年开春植物病虫害减少。
与此同时,这种材料的性价比有明显优势。在保收增产方面,能够为农作物带来15%-45%的粮食产量增收。在性能上,能提高地表温度4℃以上;减少水分蒸发40-60%;农作物的播种期提前一周时间;收获期提前15至21天。
值得说明的是,目前,全生物降解农地膜的生产工艺经不断优化成熟,已能满足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作业需求。
“尽管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工工艺的提高,这种全生物降解农地膜生产成本会降低,但是,为了利于推广,以及缓解环境污染,在农膜生产补贴政策上以及重大项目专项资金方面,政府需要给予支持。”王惠群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