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居室环境污染责任难厘清

更新时间:2014-03-14 07:12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 阅读:873 网友评论0

一个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家中度过,因此居室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各类建材及家居产品的质量问题也随之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前夕,《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联合新浪财经、3G门户网开展了3·15消费维权大型系列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家居建材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标准,相关行业组织也不断呼吁企业加强自律,但居室污染问题仍然突出。最令人头痛的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检测居室环境、寻找污染源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一旦发现问题,维权时又会遭遇厂家的各种推诿和阻挠,责任难以厘清。

 装修污染问题普遍

现在,没有哪个消费者不关注居室装修的环保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因家装污染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曾遇到过居室装修污染问题。相关资料显示,居室装修的污染物包括化学、物理、生物、放射性四大类50余种。其中,甲醛、苯和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是常见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受访者表示在装修过程中遭遇过居室环境污染问题。

消费者又是如何发现装修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受访者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即通过鼻子、皮肤等器官对污染问题进行估算;有54%的受访者通过购买甲醛测试纸等简易手段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只有6%的受访者表示会委托专业的室内环境检测机构对新装修的居室进行检测并出具相关报告。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通过感觉器官估算污染的方式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是不够科学,因为很多有害物质如氡等是无色无味的,再如瓷砖、石材等材料所产生的辐射污染也是靠人体感官无法识别的;其次,当居室中的污染物已经到了人体感官能够明显感受到的程度,则说明污染已经很严重,足以对健康造成损害。

另据这位业内人士介绍,通过购买甲醛测试纸进行检测的方法虽相对科学,但准确度存在疑问,而且居室中的污染物通常不仅甲醛一种,甲醛测试纸无法检测出其他污染物。

叠加污染不容忽视

装修过程中要使用的材料很多,包括乳胶漆、各种粘合剂、地板、家具、木门、瓷砖、石材等,这些材料都有可能释放出有害物质。即使消费者购买的是环保性较高的材料,这些材料叠加在一起所释放出的有害物质也可能造成居室环境污染物超标。

现在流行的家装趋势是重装修轻装饰,即主要通过装修来实现居室的豪华感。事实上,居室中的造型越多,产生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据业内人士介绍,合成板、大芯板、电镀零部件、胶粘剂等材料中均含有甲醛,内外墙涂料中则含有苯,瓷砖、石材、水泥及石膏等材料中含有放射性元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遭遇过装修污染的受访者中,有57%的受访者认为装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基础材料不环保;有44%的受访者认为污染源来自地板;有25%的受访者认为污染源来自家具板材;有17%的受访者认为瓷砖辐射对居室造成了污染;另有18%的消费者选择了其他污染源。

由此可见,居室污染物的来源非常广泛,消费者应高度重视家居产品或建材叠加在一起而释放污染物的问题。

 普通方法无法根治

由于新装修的居室中污染源较多,很多消费者难以做到有的放矢地治理,通常是各种办法都用上,如通风,放置活性炭、绿植、光触媒,使用空气净化器等。他们认为,多用几种处理办法总不是坏事情。殊不知,甲醛等污染物的释放周期最长能达到15年,而家中普遍采用的处理办法大多只能坚持一两年,这难以彻底去除甲醛。因此,对于部分污染物,若不通过专业机构操作,普通方法是很难将其根除掉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受访者在遇到居室环境污染后一般会通过通风、放置活性炭、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法自行处理;有18%的受访者会寻找污染源并与相关厂家协商处理;只有17%的消费者会选择找专业机构进行室内环境优化。

 赔偿责任难以厘清

发现了污染源后,接下来的问题则是如何厘清责任,让受害的消费者得到合理赔偿,但在家装领域,要想实现这一点难度较大。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消费者因建材或家居产品存在污染问题而找到厂家要求赔偿时,都遭遇到对方的各种推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受访者表示厂家会以自家产品达标,整体环境不达标是多种产品累积所致的理由推诿责任;有20%的受访者表示,厂家不认可消费者提供的检测报告;有5%的消费者表示,厂家不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检测报告,另有5%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理由。

事实上,目前我国关于室内环境的法规标准不少。从2001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就陆续制定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等一系列强制性标准,其中对人造板材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限量,溶剂型木器涂料、内墙涂料、胶粘剂、壁纸等产品中的有害物释放限量做出了明确限定。但记者发现,与不断增多的居室环境污染问题相比,这些法规标准所涵盖的范围还远远不够。

相关法律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的家装环境标准虽然很多,但基本都属于环境技术标准,缺少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的标准,这就形成了在法律上虽有环境标准可循,但当消费者遇到纠纷时,仍不知该如何认定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如何从法律角度确定案件的因果关系、如何确定损害的赔偿问题等,而这些问题恰恰是解决居室环境污染纠纷的关键所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居室环境污染责任难厘清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