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水源区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 森林覆盖率升至68.12%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对《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水源区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森林覆盖率由建库初期的27.03%升至68.12%,水质已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并向Ⅱ类水提升,部分指标达到Ⅰ类水。
水源区持续“禁花减菜”5千余亩
《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于2006年5月1日起正式颁布施行,2009年,昆明还专门下发实施意见,专门对松华坝水库水质的总体目标进行明确规定。
通过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农改林”,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由水库建立初期的27.03%上升到如今的68.12%。
松华坝水源区重点实施了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污染治理、人口转移四大工程。2007年以来,水源区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禁花减菜”5000余亩,实施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66000亩,关闭养殖户930户,处置迁移畜禽18万头(只)。
对库区及河道200米范围内畜禽养殖实行全面禁养,水源保护区内无规模养殖户,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建成水库汇水区144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以及牧羊河、冷水河河道沿线共40个生态湿地,日处理生活污水870余吨。
三大移民途径促保护区居民进城
移民搬迁方面,截至目前共完成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一级核心区内5个街道办事处,15个自然村,1292户,3080人的移民搬迁安置,投资概算约102900.51万元。
下一步,昆明还将通过实施教育移民、养老移民、外出打工移民等途径,进一步促进水源保护区居民转移进城。
昆明还加强了水源区的保护监督管理,先后拆除水源保护区内17间违章建筑,关停3个采石场,11个采矿点,23个洗矿点,取缔水源区畜禽养殖场,鱼塘退养574亩,关闭违法建设的农家乐,并搬迁零散坟墓230冢。
2009年,昆明设立水源保护专项资金,主城4区、呈贡区和3个开发区每年安排1000万元上缴财政,用于饮用水源保护。2013年开始,上述数字将上升到每年2000万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