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 废弃秸秆何以变成宝
宁河县采用新型能源技术将棉秆粉碎后挤压成块,成为新型环保燃料。
西青区张家窝镇利用棉秆做菌棒发展设施化杏鲍菇生产获得成功。
本市涉农区县的凯润等奶牛养殖基地采用秸秆粉碎发酵办法,使废弃秸秆成为奶牛喜食的饲料。
静海县采用粉碎后的棉秆做基质发展林下食用菌生产,给农民开辟了新的致富渠道。
农机深松耕作使秸秆成土壤肥料
核心提示
秸秆是农业废弃物。近年来,天津市农业连年丰收,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当前,本市所处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是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2013年10月,市政府正式启动了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建设,下大力量解决当前环境污染方面的突出问题。治理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被列为“清新空气”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全面禁止秸秆焚烧,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这标志着本市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现 象
焚烧秸秆屡禁不止
危害重重亟待利用
每逢秋收后或春种前,乡村田野经常可见农民焚烧秸秆的现象。滚滚浓烟,遮天蔽日,呛人口鼻。尽管各地政府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焚烧秸秆,但是难已杜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呢?
武清区一位分管农业的镇干部坦率地告诉记者:“近年来,本市农业保持持续稳产高产,农作物秸秆总量在增加,但综合利用特别是工业化的利用滞后,形成秸秆大量过剩局面。”过去,农民家里烧土灶时还能消耗掉不少秸秆,现在,农民收入和生产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家家户户都改用干净方便的液化气、电作为生活燃料,耕种施用化肥,秸秆作燃料、肥料的传统利用方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再有,由于部分地区没有养牛业或养殖规模化水平较低,将秸秆直接用作饲料的比例较低。另外,虽然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机械化,但是受机械性能和作业效率的影响,秸秆留茬过高。大量较长的秸秆铺在地里,影响下一茬的常规播种,农户为抢农时不得不进行焚烧。眼下农民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而农村秸秆收购价格则相对较低,也是导致农民为省时省力就简单地将秸秆一烧了之的一个重要原因。
市环保部门专家明确指出秸秆焚烧有四大危害: 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山林附近,一旦引发大火,后果将不堪设想。
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由于大部分高速公路两旁有大量的农田,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使农田墒情下降,造成土壤板结,同时,将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化为灰烬,不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秸秆焚烧与秸秆多少没有关系,而与秸秆综合利用率低下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问题。毋庸置疑,寻找农作物秸秆有效消化利用途径已成为本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