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首家央企离京入冀污染也搬进河北?

更新时间:2014-07-02 07:25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 阅读:955 网友评论0

今年4月16日,国内医药级碳酸氢钠龙头企业——北京凌云医药化工公司整体从北京丰台迁至河北省邯郸市,成为中央提出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后,首个由北京转移到河北的央企项目。  

丰台区为何舍得将央企搬离?这一外迁每年将为北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万吨,污染是不是也随企业搬进了河北?记者近日带着疑问对京冀两地和企业进行了回访。  

为何舍得搬?  

记者在邯郸看到:厂房崭新,不锈钢设备锃亮,车间、实验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新生产线已经过调试,开始试生产。  

北京凌云公司隶属于新兴际华集团,该集团位列世界500强、央企50强。“山花牌”碳酸氢钠是北京凌云公司的拳头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90%以上。  

此次搬迁项目总投资2.7亿元,其中,项目一期投资1.7亿元,将年产6万吨高端碳酸氢钠,实现年利税6000万元;项目二期投资1亿元,将实现年利税1亿元以上。经济效益如此可观的优质企业,丰台区怎么舍得放走呢?  

“有舍有得,协同发展不能算小账。”丰台区区委书记李超钢表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优势互补方能互利共赢。  

丰台看重的正是北京凌云公司腾出宝贵的土地资源。一部“两园两院一联盟一中心”规划已经出炉,北京凌云公司原址上将建起应急救援科技产业园,打造中国应急救援科技产业示范基地,集聚相关产业。  

污染跟着搬?  

北京凌云公司建厂时间较长,生产设备老化,自动化程度低,能源资源消耗高,加之使用煤炭,每年排放40万吨二氧化碳、9000吨二氧化硫和1万吨烟尘。如此重度污染,已不适合在首都生存。那么,北京减少的污染排放是不是进河北了?凌云公司负责人陈宏志表示,整体搬迁不但没有输出污染,反而走出了一条绿色环保共赢之路。  

邯郸市武安地区一直是我国钢铁冶金行业的聚集地,是二氧化碳排放集中区域,这也正是北京凌云公司选择邯郸的原因。新建项目将利用当地排放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同时收集利用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蒸汽冷凝水,降低生产成本。  

据测算,北京凌云公司可以减少京冀两地共同煤炭消耗5.29万吨,减少率100%;利用新兴铸管余热、余气,使耗电量由1920千瓦时减少到840千瓦时,减少率56.3%;回收蒸汽冷凝水,使用水量由72万吨减少到13.2万吨,减少率81.7%。  

“这个项目以二氧化碳为生产原料,不仅不排放二氧化碳,每年还可吸收河北当地碳排放1.6万吨。”丰台区经信委主任吴神赋说。邯郸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和平则表示:企业搬到河北后,虽然产量从2万吨提升到6万吨,能源资源消耗却大幅度减少,搬迁结果是“双赢”。  

邯郸市市长回建认为,北京凌云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到河北就业,能有效带动当地医药化工人才的实力和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升级,真正实现京冀两地协同绿色发展,企地融合、互利共赢。  

为何搬得快?  

北京凌云医药化工公司在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仅一个半月就实现整体搬迁。如此快速搬迁是否有“突击”之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央的决策让企业外迁更恰逢其时!”陈宏志坦言。  

通过调研考察,北京凌云公司发现,邯郸既有丰富的二氧化碳资源,还紧邻另一重要原材料纯碱的集散地,可极大降低两种原料成本。整体搬迁至河北邯郸武安工业区的决定很快做出。  

两地政府协同努力,加快了北京凌云公司搬迁步伐。“北京凌云公司顺利外迁,为首都功能、产业疏解闯出了一条原地转型、新地升级、多区域协同布局、产业链多优势整合的共融式发展新路子。政府部门有责任拓宽道路,多亮绿灯。”李超钢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首家央企离京入冀污染也搬进河北?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