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兰州治污迎来“大考” 设法保持“冬季蓝”

更新时间:2014-11-23 20:27 来源:新华网 作者: 肖正强 阅读:448 网友评论0

又一个漫长的冬季供暖期来临,兰州治污迎来“大考”。兰州从前冬天难过,现在保持“冬季蓝”则更难。  

中国政府颁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多城治霾成为新常态,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步入“2.0时代”。从最初的“人海战”、“攻坚战”,到现在的精细化调整,兰州空气污染治理经历了痛苦的过程。  

地理、气象条件和重工业城市等因素,导致兰州曾一度名列全球十大重污染城市。30年前开始实施的“蓝天计划”也收效甚微。  

从2011年开始,当地通过严控重点污染企业、燃煤锅炉改造、治理扬尘和机动车尾气等一系列措施,收到治污实效。2013年冬天拍蓝天、晒蓝天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当年兰州宣布甩掉了“黑帽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93天。截至今年11月18日,兰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31天。  

去年冬天以来,兰州尽管治污效果很明显,但实施的洒水抑尘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政策引发非议甚至质疑。空气污染、道路拥堵和暖气不热这些并不直接相关的问题一起发作,考验政府的治理能力。  

去年9月底开始,兰州每天有逾百台洒水车和多辆吸尘车上街作业,24小时不间断,全城每天洒水在万吨以上。洒水“苦了市民的鞋子和司机的车子”,也“惹祸”不少。去年11月17日一天内,城区发生40多起交通事故,是平时的3倍。  

高频次洒水引发市民不满,外地游客也调侃说这是兰州名片。  

兰州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说,治污之难,难在平衡各方利益。治污与供暖、交通都是民生问题,在一定时期有冲突难以避免,这就需要选择和平衡。  

面对群众的利益和各方的呼声,兰州市“最严治污”措施逐渐向精细化、人性化和科学化转变。  

入冬以来,兰州气温日渐降低。当地环卫部门根据气温变化,合理安排洒水时间,增减作业频次,局部地区改洒水为喷雾。这样既保证抑尘效果,也降低了对交通的影响。  

据测算,兰州城区扬尘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0%左右。兰州市市长袁占亭说:“我们既盼风又怕风,盼风是想借风来吹走污染物,怕风是担心风会扬起本地的尘土”。洒水车配合洗扫车、吸尘车,每天能降尘170吨以上。  

随着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施工,兰州城区交通拥堵状况进一步加剧。而机动车尾气占当地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17%。  

今年9月,兰州市宣布实施为期半年的重点区域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引发质疑。3天后,限行方案被优化,只在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实行了9天的单双号限行。  

单双号限行措施易于操作,且行之有效,却不是最优选择。实际上,兰州近年来在公交优先、发展公共租赁自行车、实行弹性工作时间等方面也颇有成效。  

兰州市政府承诺,今后将根据道路交通和大气污染状况,“更加适度、精准地实行限行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给公众带来的不便”。  

治污思路的转变也带来了一些微创新。今年10月,兰州首次引入无人机监控城区重点污染源。为减少城区10万多个小煤炉烧柴引火产生的烟尘,当地安排专人为群众上门进行引火服务。另外,兰州还通过奖励电话费等办法,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治污行动。  

这些微调整、微创新受到市民欢迎。一位社区负责人说,只要措施到位、管理精细,治污能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治理空气污染,我们永远在路上。”袁占亭说,针对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新变化和新特点,“兰州在着力推动思想认识和工作机制转变,进一步探索老工业基地治理大气污染的途径和方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兰州治污迎来“大考” 设法保持“冬季蓝”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