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1.7万农户用上秸秆炉
秸秆能源化利用能够节能减排,减少大气污染。入冬以来,沧州市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推广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炉具,配送秸秆成型燃料,使1.7万农户取暖用上了新炉具,过去没用的秸秆成了农户争相购买的新型燃料。
一本能源账
“用上秸秆炉,房前屋后干净了,厨房里也不再烟熏火燎了!”昨天,在沧县大褚村回族乡西郑屯村孙堪露家,他拿着一个秸秆燃块说,这是秸秆做成的,用它取暖既省钱又干净。
这个冬天,沧县推广了2000台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炉具,主要用秸秆压块做燃料。记者听村民算了这样一笔节约账:农村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一般来说,采暖季为4个月,按每户约100平方米采暖面积计算,用秸秆压块做燃料,使用新型采暖炉具,封火时间可达8小时以上,日均消耗“秸秆块”25.3公斤,一个采暖季消耗约2.56吨。除去政府补贴,每户实际支出512元。这样做可替代普通燃煤1.7吨,每吨750元,费用约1275元,可节省燃料开支763元。
去年以来,沧州全市推广了1.7万台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炉具。其中,献县4000台,肃宁县1000台,任丘市3000台,盐山县2000台,东光县1000台,南皮县1000台,泊头市2000台,沧县2000台,吴桥县1000台。每户农民政府补贴炉具购置费700元,与传统炉具相比,1.7万台新型炉具可为农户节约支出1190万元。
市新能源办公室主任陈立斌为记者算了一笔环保账:用秸秆做燃料,与使用普通燃煤相比,一个采暖季就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120公斤、二氧化硫10.2公斤、氮氧化物8.8公斤。
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沧州农村每年消耗燃煤约492.2万吨,排放二氧化碳915.5万吨、二氧化硫4.91万吨、粉尘5.3万吨,这些排放物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
陈立斌说:“开发利用农村清洁能源,不仅有利于农村街道、庭院环境的改善,对治理大气污染也意义重大。”
一套省钱“经”
吴桥县农民孙连义尝到了新型炉具的甜头。他花1000元安装了一台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炉具,政府给他补贴了700元。秸秆燃料每户每年按3吨计算,政府每户给予补贴450元(其中省补贴250元,县补贴200元),自己仅花440元,一年下来,比安装烧煤的取暖炉省了1150元。
孙连义说:“你看,我这屋子又干净,又暖和。”我们看到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炉具与烧煤炉差不多。但燃料不同,效果也不同。过去用煤取暖,无论怎样安装,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有煤烟味。用这种新型炉子,我们却没有闻到煤烟味,难怪有许多老百姓都抢着安装。
据市新能源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每年秋后,政府都为焚烧秸秆污染环境发愁。即使每个村都有专人管理,也不时有焚烧秸秆的现象发生。而农村冬季取暖也是令政府、农民头疼的问题。农民舍不得烧煤,即使用煤也是使用廉价的劣质煤,空气污染严重。推广使用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炉具,则解决了这一难题。秸秆压块燃料,清洁、环保、耐烧,每燃烧1.5吨秸秆压块,可产生相当于1吨标煤产生的热量,比单纯的秸秆燃烧提高30%。同时,不光能取暖,老百姓还可以用来做饭。
沧州市入冬以来,落实省财政以上项目资金2000万元,用于炉具和秸秆成型燃料补贴,市县落实配套资金共计890万元。这些补贴资金,调动了百姓使用秸秆炉的积极性。老百姓都说,用上秸秆炉,干净又省钱。
一个产业群
东光县龙王李镇有个大孙村,志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里。见到记者,这个公司的业务经理孙怀根抓起一把生产出的成品,这是一个个类似木质的“长方块”,即清洁型煤。孙怀根介绍,它们是由秸秆、锯末和玉米芯等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
据介绍,生物质燃料的加工工艺并不复杂,主要由粉碎和压块组成。但是,经过加工,那些在乡间再平常不过的秸秆等摇身变成了人们想象不到的新燃料。志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成立于去年年初,去年7月20日正式投产,现在公司生产的生物质燃料供不应求。目前,东光县已经有3家生物质燃料加工企业。
去年以来,市发改委落实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资金1200万元,用于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在建和建成秸秆成型燃料企业10处,具体分布是:东光3处、泊头2处、任丘1处、肃宁1处、献县1处、盐山1处、吴桥1处。如今,一个产业群已经形成。这些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以上,可满足目前沧州市秸秆成型燃料的实际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广配送各类秸秆成型燃料9.43万吨,其中农户使用秸秆成型燃料约2.4万吨,企业生产、商用秸秆成型燃料约7.03万吨。
同时,沧州市还重点发展培育了两个企业,分别是:献县薛氏新能源有限公司和盐山景春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献县薛氏新能源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800万元,建成后可年产节能炉具5万台,秸秆压块5万吨,现已开工建设,目前完成投资近4000万元,建成框架钢结构生产车间5000平方米。盐山景春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成后可年产秸秆压块8万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