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城管环保局创新体制机制 强化污染防治
近年来,开发区城管环保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通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环境监管、限期取缔整治等多种方式,不断探索创新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新机制。
加强工业企业异味治理
对开发区废气排放、异味扰民的25家重点工业污染源下达全面限期整改任务,22家企业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改造,3家企业也已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今年6月底完成整改,累计治理投资7亿多元。
科学制作大气污染防控地图
根据全区“蓝天白云”行动和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进展,动态更新标注出重点排气企业、建设项目施工工地、渣土堆放场所和裸露土地等信息和地理位置,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支持,提升执法效率。
强化企业排污申报制度
对排污企业实行分级申报制度,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实行按月申报制度,一般污染源实行季度申报制度,要求申报企业提供各类污染源的监测报告,方便环保部门掌握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借鉴。
限期取缔、淘汰、整治高污染燃料燃用设施
印发《关于限期取缔、淘汰、整治高污染燃料燃用设施的通知》,通过严格锅炉项目审批、严格执行山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时段限值要求、严格锅炉淘汰治理时限和严格违法惩罚力度的“四严格”方式限期取缔、淘汰、整治高污染燃料燃用设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严格规范机动车管理工作
按照烟台市“加强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和“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的两个通告要求,严格外地转入机动车检测,强化本地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加快黄标车淘汰步伐,制定黄标车限行方案、黄标车禁行区域等。目前我区已检测机动车总数37060辆,合格车辆35965辆,合格率97%,发放绿色环保标志37822枚,提前淘汰黄标车357辆,补贴资金334.95万元。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管理和黄标车淘汰工作的开展大大改善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强化环境监管和执法检查
开展全区重点企业环保大检查。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突出雨查、夜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对违规偷排、超标排放的,从快、从严查处。对重点问题企业,列出单子,排出计划,限期整改到位,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加强宣传教育。为更好的学习贯彻新环保法,我局组织召开了全区学习贯彻新环保法及配套办法工作会议。各街道办事处,直属各相关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区内323家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学习。会议从新环保法环评与“三同时”制度、环境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等五个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建立环保企业短信平台。通过对各地环保违法处罚案例进行通报,加强对环保法律的理解,也能起到警示作用,引导相关企业自觉落实环保责任,不触碰法律底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