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宁波运用PPP模式治理内河

更新时间:2015-07-27 09:53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1046 网友评论0

波在全国率先导入PPP模式破解内河治污顽疾,首批38条试点内河两年基本摘掉了“黑臭帽”。本月起,宁波启动第二轮政府购买水质养护工程,又将28条河道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截至昨日,已有18家企业报名竞标。  

宁波有165条内河,水域面积405万平方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内河污染日趋严重。政府花巨资实施了几轮整治,但效果不佳,一些河道甚至出现污染反弹。  

2013年5月,宁波借鉴国外PPP模式,在全国率先以政府购买水质养护的形式,为中心城区38条内河82万平方米水域找“管家”,条件相当“苛刻”:要垫付养护资金、设备投入及人员管理等所有前期费用,3年内河道污染指数每年下降15%、水体透明度平均提升15%以上。  

最终,南京金禾水、浙江天韵、宁波清川3家民企抢到“头口水”,分别接下海曙、江东、江北三区试点内河治理“军令状”。  

“我们负责制定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标准,同时引入第三方检测公司,定期采集水样进行监测,不达标就扣罚养护费用。”市城管局局长李谦说,政府部门的定位就是“裁判员”。  

微纳米气泡、人工造流曝气、有益菌水体生物……在“赛马”机制倒逼下,3家中标企业使出了浑身解数,宁波内河生态迅速变化。“过去河水又黑又臭,现在晚上都能听到蛙声了!”一群在江东区长塘河畔纳凉的市民对记者说。  

PPP模式治理内河污染,实现了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双赢。据了解,按中标价测算,首批38条河道水质维护成本平均下降近两成,财政每年还能腾出2000多万元用于其他急需项目。  

民营资本则从中找到了新“蓝海”。“项目投入相对较少,很适合中小民营企业,我们在宁波试点基础上,相继在长三角十多个城市承接了100多条河道治理任务。”浙江天韵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董事长任红星说,在宁波前期投入的1000万元物超所值。  

“宁波以PPP模式破解内河治污顽疾,具有节省费用、促进投资多元化、合理分担风险、推动政府职能转换等优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傅涛说,这种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宁波运用PPP模式治理内河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