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事件问责:上游承诺补助1600万
更新时间:2015-07-29 10:19
来源:
作者:
阅读:1857
前段时间,因下泄的上游污水,导致五河县的沱湖流域遭受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污染事故,造成9.2万亩水域被污染,涉及渔民907户,其中专业养殖户220户,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
“酱油湖”成了它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新称呼。
6月26日,几乎是一夜之间,沱湖、天井湖周边渔民经年累月的辛勤劳作化为泡影,《人民日报》此前报道,由于上游大量污水团下泄,907户渔民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9亿元。
7月23日,安徽省有关部门终于披露沱湖、天井湖污染调查结果: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是水质恶化主因。上游的宿州市政府已承诺于7月25日前给予下游的蚌埠市1600万元资金援助。安徽省环保厅24日称,目前已针对这起污染事件启动问责机制。
污染引上下游出现分歧
污染发生后,上游的宿州市泗县和下游的蚌埠市五河县对污染责任各执一词。7月10日,泗县环保局副局长易军告诉记者,泗县怀疑面源污染造成水质恶化,比如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一些畜禽、家禽养殖,“现在具体还没搞清”。
五河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则在7月14日向澎湃新闻介绍,五河县环保局正在做水体采样分析,“跨界水污染很复杂,牵扯事情很多”。但五河县环保、水利部门认为,上游安徽泗县境内大量浓度超标的污水团下泄,是造成沱湖、天井湖水质突遭污染的直接原因。
事件发生近1个月后,安徽省政府派出的联合调查组于7月23日公布调查结果,据安徽媒体中安在线消息,经调查,造成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
目前,安徽省政府已责成蚌埠市和宿州市政府着手开展调查,对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
调查公布了此次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6月23日至26日,沱湖上游遭遇强降雨,午收播种后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农村生活垃圾,及部分农田秸秆浸泡产生的面源污染等集聚,随支流汇入湖体,导致沱湖、天井湖水体溶解氧过低。其次,由于强降雨后各河道水位快速上涨,超过汛限水位,为防洪需要,泗县在未告知下游采取防范措施的情况下提闸大流量泄洪,加剧了水体溶解氧下降。
这次沱湖、天井湖渔业损失严重也与两湖超面积水产养殖有关。幸而污染未对沿岸饮用水造成威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