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加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更新时间:2015-08-13 06:05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作者:
阅读:963
湖北为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重要策略。
“一控两减三基本” 是指控制农业工程性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以及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用残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湖北将通过实施一系列行动计划,力争于2020年实现在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000061,股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农田灌溉用水平均每亩较今减少一方,化肥原料、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便资源利用处理率达8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农田残膜回收率达80%的目标。
湖北省耕地质量和肥料工作总站站长周先竹表示,将通过提高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水平,改进耕作和排灌方式,保水保墒,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四项技术措施,争取至2020年全省农业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节水型转变,达到每亩少用一方水的目标。
为有效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2015年到2019年,湖北省逐步将化肥施用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亩均化肥用量控制在26公斤。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站长郭子平表示,实现农药化肥使用总量零增长,重点在“控、替、精、统”四个字上下功夫。即控制病虫发生危害;推进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精准用药,对症用药,避免乱用药;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随着畜禽养殖总量的不断扩大,废弃物处理问题日益凸显。为改善这一突出问题,湖北省将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采用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推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并在全省重点推广种养一体化、标准化改造、养殖场污水深度处理和养殖密集区粪便集中处理等四种技术模式对问题进行治理。
近年来,湖北立法实行禁烧秸秆,推进综合利用。据初步统计,今年湖北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92%,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油菜秸秆综合利用率70%,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全省秸秆生物腐熟剂应用量近6000吨,应用面积达到330万亩。
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站长甘小泽表示,下一步,湖北省将大力推进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和基本化利用,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和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