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饮用水源总体良好
本报北京4月11日电(记者赵永平)近日,一篇“水利部摸底地下水资源:八成不能饮用”的报道引发关注。对此,11日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回应称,这篇报道引用的数据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并不是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数据。目前,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水利部表示,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全国4748个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6%,其中1817个为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5%左右。
据了解,引发关注的报道中,引用了水利部2016年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2015年对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江汉平原的2103眼地下水水井进行了监测,水质评价总体较差,Ⅳ类水占32.9%,Ⅴ类水占47.3%。该报道中说,“值得注意的是,Ⅳ类水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已经不适合人类饮用,Ⅴ类水污染就更加严重”。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介绍,2014年起,水利部针对目前地下水问题比较突出的18个省区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这18个省区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盆地以及江汉平原。2015年18个省区地下水水质的总体情况是:Ⅱ至Ⅲ类19.9%,Ⅳ至Ⅴ类80.1%。这个结果与去年环保部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水利部公布的《水资源公报》所反映的状况基本一致。但这些数据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并不是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数据。目前,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层地下水。
陈明忠说,我国水资源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其中对饮用水源区保护和管理是最严格的。根据正在编制的《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全国4748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中,有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1817个,水质达标率为85%左右。监测显示,2014年,175个供水人口50万以上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中,共有33个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总的来看,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
为加大地下水治理与保护,我国出台实行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规模分别占北京城区、天津中心城区供水总量的70%左右和80%以上,水质达到Ⅱ类,南水北调水置换了部分地区地下水水源,显著提高了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另外,在河北启动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采取置换水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地下水管理等措施压采地下水,已形成7.6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压采能力,同时也减缓了地下水污染趋势。2015年,水利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启动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新建改建地下水监测站点20401个,该项工程完工后,将大大提高地下水监测的能力和水平。
水利部向社会公布地下水监测信息,主要目的是让社会公众了解地下水现状,重视地下水保护。水利部将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强化水源地保护,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地下水保护与水污染治理,加大地下水监测力度,逐步改善地下水水质状况。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