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把住公共环境事件 的话语权和解释权

更新时间:2016-05-10 09:2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阅读:1198 网友评论0

对于很多政府部门来说,应该如何应对突发的公共环境事件?

首先,要抓住应对公共环境事件的最佳“时间窗口”,第一时间占领舆论宣传的“高地”。现在,网络舆情错综复杂,一旦错过了信息公开的最佳“时间窗口”,就会丧失对公共环境事件的话语权和解释权。由于公众容易“先入为主”,此时往往再说什么都为时已晚,舆论引导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其次,要积极主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不要沉默不语、也不要掩盖问题。毕竟“纸包不住火”,一味捂着,并不会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事件消弭于无形;结果往往只会适得其反,令群众感到焦虑和不安。总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当公众发现基本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时,这种焦虑和不安的情绪终究会宣泄,对工作造成被动。

相反,正确的姿态应是公开问题、坦承不足,充分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获得公众的理解,为解决问题争取最大民意支持。毕竟,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社会公众参与,而充分的信息公开又是公众迈开参与步伐的前提条件。

最后,应推动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环境保护,这是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推动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环境保护,也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保障。去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公众参与”原则,并对“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进行专章规定。环保部也对此专门制定了《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以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畅通参与渠道,规范引导公众依法、有序、理性参与,促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更加健康地发展。这是我们可以遵循的行动准则。

在中央精神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引下,各地、各级政府应该学会也必须学会如何应对公共环境事件,将公共环境事件作为一次促进环境治理的机会,牢牢把握舆论宣传的主基调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环境保护,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把住公共环境事件 的话语权和解释权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