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生产废水处理后能直接饮用
广东佛山是一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工业城市。2015年佛山GDP突破八千亿元,并努力在“十三五”跨步迈向万亿俱乐部。
蒙娜丽莎示范生产车间内很干净,地面没有灰尘
近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佛山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记者走访发现,在经济和环保新常态下,佛山立足于强劲的本土民营经济,变环境治理的压力为动力,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内生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新路,创造了环保倒逼经济转型的“佛山模式”。
纺织:生产废水循环利用
“这是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喝,哪位想尝一尝。”近日,在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新水质净化中心一个机器林立的处理厂内,该公司能源与环境管理部邱孝群博士从某口子接出一瓶清澈的水体,向前来参观的客人说道。
这是溢达与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研发的中水回用系统,使用臭氧生物曝气滤池和双膜反渗透技术,废水经过中水回用系统处理之后,可以达到饮用水的水质指标。
作为广东最大的纺织服装企业,溢达每天要产生约2万吨废水。邱孝群介绍,中水回用系统每天可处理废水5000吨,其中有3000吨回收到对水质要求严苛的染纱车间,用于生产,实现了循环利用。
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溢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设备研发,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走上了一条节能项目、控制排放、节约用水的绿色可持续生产道路。2005年-2014年,溢达节省了5.3亿千瓦时电能、1400万吨水、53万吨有害温室气体排放。
“在别的纺织厂,可能更多的是工人踩着缝纫机作业,我们很多车间投入智能设备,很多工人都变成了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让产品出错率变低,返修变少,从而降低能耗,更加绿色环保。”溢达总经理马伟萍说道。
陶瓷:“黑皮鞋进黑皮鞋出”
据了解,佛山有着近10万家工业企业。在其传统产业中,陶瓷、印染、家具等高污染、高消耗企业占了大头。然而,在推进工业与生态共同发展时,佛山并没有对这些产业粗暴地推出门外,而是采用高标准将其拉入先进制造行列。有不少企业跟溢达一样,对自己动起了“手术”。
近日记者走进蒙娜丽莎陶瓷薄板生产示范车间,发现地面几乎没有粉尘,也没有陶瓷工厂常见的扫帚、垃圾箱和污水。蒙娜丽莎董事会秘书张旗康笑着说:“在我们这里,可以穿西装打领带,黑皮鞋进黑皮鞋出。”
张旗康的自信,得力于该公司数十条现代生产线,由全自动瓷砖打包线、陶瓷专用储坯器、脱硫除尘设备等众多先进设备撑起骨架。在这里,每年吞吐出上千万平方米的地砖、薄板,远销国内外。
而在该公司的能源管理中心里,更是可以监测到工厂所有设备和生产过程的能耗。如果生产过程出现问题,或者用电量过高,能源管理中心可以及时发现,并针对相关问题迅速处理,成为了国家级的示范系统。
有关部门介绍,近年来佛山加快产业转移战略,扶持壮大一批、调整提升一批、淘汰转移一批,尤其对部分品牌比较集中、能耗高,资源消耗严重的陶瓷生产企业进行关停转移,实现陶瓷产业整治和产业环境优化。
据了解,2007年佛山全市原有40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经过三年的整治和提升,保留了62家企业。随后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工艺再造,从生产基地变为总部、会展、物流和信息基地。“虽然陶瓷产量减少40%,但产值、税收增长33%,而且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都降低了,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可以说,佛山的传统城市名片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额全省第一
上述传统行业的案例,只是佛山这座工业城市走上生态文明的一个缩影。2015年佛山GDP突破8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1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2万亿元,成为中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级市之一。在珠三角争创国际现代化城市群,参与全球制造业竞争的体系中,佛山都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佛山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粗开发模式,造成了雾霾严重、污泥围城、河涌污染等现象,给社会造成了沉重包袱。
进入十二五期间,佛山痛定思痛,一改粗放刺激产业发展路径,坚持“去产能”“补短板”两条腿走路,从结构上解决问题,多管齐下,优化存量,提质增量,推进经济质量上新台阶。
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节能科科长李启新告诉记者,近年来佛山加快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坚持把技术改造作为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市、区两级共安排8亿元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2015年全市共有8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佛山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总额排在全省第一位。佛山还实施了“百企智能制造工程”和“机器引领”计划,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广泛应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装备水平。“佛山以智能制造促进转型升级成为典范,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城市从“绿皮”到“绿心”深化
除了工业转型升级之外,佛山也在绿化上再做文章。自2012年以来,佛山市委、市政府相继部署开展了城市升级、新一轮绿化佛山大行动、“绿城飞花”景观建设等专项行动,推动城市从“绿皮”到“绿心”深化。
佛山市绿委办副主任胡生介绍,佛山是一座水网密集、河涌交错的城市,基于此,佛山将城市绿化景观与水环境整治紧密结合,努力构建水清岸绿、林水相依的城市滨水体系,积极推进西江、北江及其支流生态防护绿地和城市滨河景观带的建设,打造了潭州水道、顺德水道等一批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滨河景观带,建设沿江生态景观带达154公里。
此外,佛山还多渠道、全方位扩展绿色生态休闲空间,打造了总面积达1150公顷的城乡湖泊湿地群,湿地景观建设效应不断增强。而罗村孝德湖公园、龙江天湖体育公园等大大小小122个公园,则陆续从规划图纸走向现实,佛山“公园棋布”的绿地系统格局更加明显,森林进城围城的形象越发饱满。与此同时,佛山斩获了一个又一个城市荣誉:广东省林业生态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数据显示,佛山“PM2.5”、被污染的水和土壤等都在减少,“增绿”“促绿”不断提升,实现从“浅绿”到“深绿”的发展。
据佛山市环保局监察分局局长陈振华介绍,“我们惊喜发现,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佛山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佛山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拐点(EKC曲线揭示环境质量与收入为倒U形关系)在十二五提前到来”。
多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佛山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生态文明的道路永不停歇。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