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为何污染河流?河北部分污水厂小马拉大车问题透视
污水处理厂为何污染河流?——河北部分污水厂小马拉大车问题透视
今年是全面落实国家“水十条”第一年,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城镇水污染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十分重要,但现实中却频频出现污水处理厂反“致污”的尴尬现象。记者走访河北一些县区了解到,导致这种“尴尬”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仍面临标准偏低、能力不足、体制不顺等难题。
标准尴尬:达到一级A仍是劣五类
河北目前共有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274座,设区市的主城区和所有县城都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但记者了解到,河北城镇年废污水排放量31亿吨、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78%。城镇污水处理厂即使达到最严格的一级A标准,排出来的水仍是劣V类,对地表水体、地下水体都有不同程度污染。
河北平原地区河流基本无天然径流,主要依赖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补给。河北一名环境监测人员告诉记者,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是COD(化学需氧量)不能超过50毫克/升,氨氮夏天为5毫克/升、冬天为8毫克/升。但河流环境水最次的V类水COD和氨氮标准是40毫克/升和2毫克/升。如果没有自净水,接纳污水厂排放水的河流根本达不到标准。
目前,河北已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中,仍有28座未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全省328个工业园区中,有144个没有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或设施需升级改造。在今年实施的河北水污染防治计划中,河北明确提出将实施水污染工业、城镇、农业和交通“四源同治”,今年所有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
目前一些省份已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要求达到Ⅳ类水标准。河北提出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前对目前仍执行一级B或二级排放标准的2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完成升级改造、达到一级A标准,并力争有条件的地方在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河前进行深度处理。
规划尴尬:处理能力不足“治污”反“致污”
为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监督检查,河北近年来建立了污水处理厂远程执法抽查系统,可实现24小时随机取样抽查,目前已覆盖218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河北环境执法监察局副局长朱从利说,随着执法越来越严,污水处理厂偷排、作弊越来越少。从执法情况看,其超标排放主要原因是随着城镇发展,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和实际需要不符,部分污水超出治理能力只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辛集市水处理中心承担辛集城镇生活污水和108家制革企业等的污水处理,总工李增月说,中心2000年按二级标准建设、工艺也是最简单的氧化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但随着辛集制革行业发展,水处理中心接收的污水过去以生活污水为主,而目前接受的工业污水占处理污水的三分之二,设计能力及工艺与现实已严重不匹配。为此,辛集2008年投资4400多万元对水处理中心升级改造,设计标准为一级A,但仍不能稳定达标。今年将实施水处理PPP项目,对处理工艺再升级。
此外,上游来水严重超标也是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营的主要原因。城市规划建设中雨污分流、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分离等存在欠账,一些企业将污水直排管网,导致污水处理厂入水超标问题普遍。
体制尴尬:政府背上包袱环保执法难行
河北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方式主要为住建部门自运营和市场化的第三方运营两种模式。其中,自运营的污水处理厂约占60%以上。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自运营模式容易让财政背上包袱,第三方运营又容易出现偷排风险。
按规定,污水处理费涵盖在居民水费中并上缴地方财政,政府再根据污水处理厂运营情况拨付相关费用。石家庄某县城镇污水处理厂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居民生活用水一吨2元多费用中,有8角钱是污水处理费,但污水处理一吨成本需1.1元。一些县区城市供水管网覆盖率低、水费收不上来。石家庄某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去年运营经费为180万元,收费依赖代收公司只收上来20多万元,刨除代收公司服务费,到污水处理厂手里只剩10多万元,资金的大头只能依赖财政拨款。
城镇污水处理厂经费拖欠现象普遍。一些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自运营的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资金不到位问题,第三方运营的也得催着要,导致部分污水处理厂设备无法更新维护,造成非正常运行隐患。“去年到现在还欠着70万元,按说鼓风机两三年就应更换,我们用了7年多了。”河北一家城镇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说。
环保执法也面临尴尬。“县财政拨钱给污水处理厂,它把罚款交给我们环保,我们再上交财政。看着罚挺多,实际上是从这个兜到另一个兜,执法没有震慑力。”一名基层环保执法人员说。
一些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认为,污水处理厂实施第三方运营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也存在一定弊端需完善,河北一些污水处理厂交给第三方运营后反而出现排放不达标情况。一家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说:“企业运营追逐利润,存在偷排风险。某县污水处理厂交给第三方后,在线监测设备运营商都不给他运营了,明明COD超标,却总让运营商把监测数据调低。”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