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倾城 “海绵”护城
入夏,酷热高温炙烤大地,万物期待着雨水的滋润和浇灌。然而,每年6、7月,我们期待的雨水却常常变身洪水猛兽,从长江中下游席卷到华北平原。今年,连番的强降雨再次将武汉、岳阳、合肥等城市变成了一片汪洋,成为继1998年洪水之后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
“水漫金山”、“城市看海”已不是新鲜话题,而是许多城市一直没有彻底根治和缓解的“城市病”。
在业内专家看来,发生大规模洪涝灾害,一方面与史上最强的厄尔尼诺所引发的流域性强降雨有关;另一方面与这些年来长江流域各沿江城市围湖造田、填湖建城,原有自然生态格局被破坏有着很大的关系。
“水灾归根结底是原有城市规划建设的误区和不当做法带来的后续影响所导致的。传统建设模式在我国快速城镇化以及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环境改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较大,严重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水文特征,因此逢雨必涝、雨停即旱。”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海绵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祁鹿年分析认为。
基于此,建设海绵城市已经刻不容缓。
建设海绵城市,破解城市内涝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祁鹿年认为,建设海绵城市是就地解决内涝问题的不二之选。他说:“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其本质是通过控制雨水径流恢复城市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使城市的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的自然状态,即恢复成类似‘海绵体’的状态,从而实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的五位一体的目标。建设海绵城市,可通过人工和自然的结合、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结合、地上和地下的结合,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水体黑臭问题的同时调节城市微气候、改善人居环境。”
“海绵体”在缓解城市内涝上已初显身手。6月28日晚至29日,一场暴雨突袭金华,造成6.75万人受灾,城区中心广场及市内多条道路被淹。2014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的燕尾洲公园却承受住了暴雨的严峻考验。这正是由于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退台式防洪堤等一个个“海绵体”的功效得到了完美发挥。再比如,广州天河智慧城里的大观湿地公园,因地制宜开挖出连串湿地泡为海绵蓄水体中心,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综合措施,成为集水质净化、雨洪调蓄生态循环以及休憩科普旅游基地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湿地公园。在暴雨到来之时,整个公园从容应对、安然无恙。
海绵城市建设难在哪?
据不完全统计,已纳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30个城市中,近期出现内涝的城市至少有14个,占比接近50%。同时,我们也看到,今年夏天,一些投资很大的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有些地方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有些地方将海绵城市建设当做政绩工程。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依然存在一些尚待攻克的难点。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认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还有一些问题制约着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是理解不到位,将海绵城市混同于低影响开发,没有从区域、城市和街区多个尺度系统地去解决问题,丢了西瓜捡芝麻。二是部门有隔阂。有些城市的部门观念陈旧,怕淹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阻碍海绵建设工程。三是被商家错误引导,以为铺透水砖、敷设管道、建设蓄水罐就是海绵城市。四是投资渠道不畅,只热衷争取国家补助,没意识到这是每个城市的义务。五是以为建设成本很高,被社会投资商夸大工程,PPP模式不健全。六是资本主导、技术跟不上。
在俞孔坚看来,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是要疏通自然之筋络,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投资并不比城市绿化工程高,而且能提高城市的价值。“可以因地制宜建造雨洪公园,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建造出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矮不同的土丘,沿四周布置雨水进水管,低洼地承接和过滤雨水,这就形成蜂窝状的海绵系统,能够有效减小城市排水管的压力。建设这样的公园,造价不到一般公园的1/4”。
为建设海绵城市出谋划策
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近期,江西、山东、南京等省市纷纷召开会议或下发文件。江西要求新建城区、园区和成片开发区全面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山东省财政筹集2亿元用于确保完成2020年全省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实现海绵改造任务的目标。南京明确新建小区的可渗透地面不得低于40%。随着各地政策的落地,如何科学建设海绵城市,成为各地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成为业内不断探讨的热点。
近日,在由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与景观设计专业委员会、温州市勘察设计咨询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海绵城市设计与实践专项交流会上,澳大利亚国家水敏型城市合作研究中心国际合作负责人王健斌指出,建设海绵城市,应当发挥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海绵城市不是简单地应用工程技术,而是必须与城市规划设计结合起来。在传统认知中,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设重点仍普遍围绕景观的视觉美观与文化的空间传播,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完整价值和潜在功能被严重低估。要建设海绵城市,景观在提供空间舒适性之外,还应承担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水质处理、水文调节、微观气候改善和蓄水滞洪等,通过高质量、多功能、复合型公共开放空间的打造来实现城市的海绵功能。
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与景观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汉嘉设计集团设计总监陈斌建议,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应有地区差异。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还应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兼顾生物多样性与植物景观丰富性。在渗、滞、蓄水过程中还应强调净水功能并设置相应标准,特别是在流量较大的市政道路两侧应设置雨水滞留器对地表初期雨水进行净化,否则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祁鹿年则认为,应当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认识“海绵体”。“海绵体”除了指在城市内部保留湿地、绿化带,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砖铺装,在城市建筑、开放空间采用具有蓄、滞、渗雨水功能的生态设计等外,还应把城市周边的乡村、农田、河湖湿地都纳入到建设范畴中,通过恢复城郊乡村农田、河湖湿地的蓄洪、滞洪功能,使城市内涝有可排放之处。建设海绵城市也应先从大局入手,首先考虑“山、水、林、田、湖”这些“大海绵”,然后再考虑低影响开发的“小海绵”的建设。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尽力去保护原有的水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自然环境则应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同时,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海绵城市建设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我坚信,回归自然才是城市设计的灵魂所在。”祁鹿年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