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河浜变身清水泳道
一场环保河浜游泳赛近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举行,110多名上海市民及环保官员争相下水。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蔡新华见习记者刘静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有一条百米长的天然河道,昔日是臭名昭著的黑臭河浜。如今经过一番整治,近日在这条天然河道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以“泳往直前,水与争锋”为主题的环保河浜游泳赛,吸引了110多名上海市民竞争相下水,一展泳姿,争个高下。连浦东新区环保局的两位处长也“禁不住诱惑”,跳入河中完成了80米的赛程。
一位来自江苏的小伙子对记者一连说了几个“没想到”:没想到在上海也能下河游泳,没想到上海有这么清澈干净的河,没想到自己小时候在老家下河游泳的童年回忆在上海得到了再现。
河浜如何摘掉黑臭帽子?
让一条黑臭的天然河道变身成为水质达到市政Ⅰ类水的“清水河浜”,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呢?
2012年,上海市有关方面率先在这条河道所在的开能环保园区里展开“全水回用零排放系统”应用,在环保园的东面和北面分别建立两个污水处理站,实现全自动控制。园区内各单元的污水经污水收集管网统一汇入污水处理站,再经微生物的厌氧、好氧降解,使得污水达到处理排放标准,进入下一道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记者观察到,在开能环保园区内,大大小小的人工湿地,以及种植的挺水植物构成了一道独特的绿化风景,园中还藏着很多小型的污水处理系统。
据介绍,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由石英砂、陶粒和碎石及所种植的挺水植物组成,排入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污水,其营养成分可为挺水植物所吸收。同时,湿地所形成的垂直过滤层不但将水变得更加澄清,还可利用过滤层中的微生物进一步将水中的营养成分吸收降解。
河浜游泳赛道里的水,正是由污水循环处理后得来,全部是废水的生态二次利用,就此开能环保园区不再向市政污水管网排放废水。这种做法既降低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用水的浪费,给自己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当记者问起这样的整治成本是否很高时,有关人士透露,如果只是满足一般的污染治理和利用(如浇灌花草树木)成本相对较低,要达到可以作为景观用水和生活回用(如冲厕)则成本相对更高。
据了解,目前这套“全水回用零排放系统”的处理能力可以达到100吨/天,约相当于100台家用全屋净水设备的处理能力。从技术类型上讲,利用的基本都是自然生态的处理技术,成本不会太高。因此,“全水回用零排放系统”在南方地区都可适用,适用范围非常广。
亲身检验整治成效
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一块由环保部门展示的“河水水质检测结论”标牌,牌上写着:经国家认证的CMA权威机构对这一河道河水的色度、浊度、pH值、嗅和味、总硬度、铁、锰、砷、汞、镉、铬、铅、耗氧量、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等水质卫生指标进行了取样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所测水质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地表水Ⅰ类水标准,同时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中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一级标准。
许多观众和游泳者在此驻足观看,连连称赞。一位游泳者表示,对水质完全放心,可以畅游了。
获得小组第三名、今年57岁的浦东新区环保局环保处副处长梁明坦言,浦东能有这样干净的河浜很不容易,毕竟现在上海的天然河道绝大多数还属于Ⅴ类水质,河浜整治任务任重而道远。
浦东新区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管理局副局长韩海斌透露,总体来看,浦东的地表水水质在全市排在第二位,川杨河、张家浜以及合庆镇河道,已开始达到Ⅲ类水水质,浦东的天然河道今年6月已有71.8%的河道达到地表水功能区划要求,张家浜整治后已成为上海的首条生态景观河道。预计到2020年,类似张家浜这样治理成功的河浜会越来越多。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