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污染防治展开治理大气、水、土三大战役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四川省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暨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四川省将对三大城市群划红黄绿线分区管控大气污染,建立河长制体系推动水环境治理,计划基本完成农用地土壤详查中的采样、制样和分析工作。
治气
大气环境分区管控
红黄绿线要求不同
今年,四川省将强力治理空气。四川省环保厅将投入一半精力到成都平原大气治理。在2017年全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安排中,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成为全省“一号环保工程”,将进一步强化成都、德阳、绵阳、遂宁、资阳、眉山、乐山、雅安8个市联防联控,针对成都市的大气环境问题,请“国家队”出手,帮助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精准发力。
四川省环保厅大气环境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四川将实施大气环境分区管控,按照人口密度、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大气扩散条件和环境质量状况,在成都及周边、川南、川东北三大城市群分别划定大气污染防治红线、黄线、绿线管控区。
这位负责人表示,在实行大气分区管控的同时,还将对大气污染重的城市持续压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高污染产能,大力推进环境友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稳步推进“气化全川、电能替代、清洁替代”,进一步完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禁燃区内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
记者了解到,《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激励约束办法》(2017年版)已修订完成。2015年起,四川省财政每年拿出1.3亿元用于城市环境空气的激励约束。对比往年,今年全省的资金额度增加至1.5亿元,同时,未完成任务的市(州)从今年开始,除扣收激励金外,还会等额扣罚地方财政资金。
生态
制定红线试行管理办法
推进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四川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级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已完成,今年重点是各市县要开展划定工作,建立健全全省生态保护红线配套管控制度。
同时,制定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试行管理办法,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二类区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工作。利用省内环保督查,对全省自然保护区的违法违规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检查,通过对典型违法违规问题通报、挂牌督办等手段,强化问责监督。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力争2017年再推进5个县(市、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作。
治水
十条省级河流细化控制单元
完成全省62条黑臭水体整治
在今年的水环境治理目标中,四川将突出抓好“6+3”行动计划,德阳北河(201医院)、濑溪河(胡市大桥断面)、琼江(光辉断面)、郪江(象山断面)、流江河(白兔乡断面)、新增鲁班水库等6条水体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新增消除球溪河、威远河(廖家堰断面)、沱江(李家湾断面)3条劣Ⅴ类水体。
重点调度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全省在2017年要消除62条黑臭水体,其中成都市要完成41条黑臭水体整治,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
在一系列的治水举措中,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河长制。今年,四川省将建立河长制体系下的水环境管理流域调度制度,对沱江、岷江、嘉陵江等10条省级河流开展水环境管理情况调度,全面推行河长制信息报送制度。
以河长制10条省级河流为单位,划分控制单元,细化明确每个小流域及单元水质总目标、阶段目标、汇总达标及保护规划,实行“一河一策”“一河长一方案”的工作机制,建立河长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的难点重点。
在信息公开上,将按月发布河长制水环境质量月报,将每条河流水质月改善情况,在主要网站媒体上向社会公开发布。
此外,四川省还将以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为重点,突出抓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所有地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排查和整治,清理保护区内违法设施和排污口。专项整治未稳定达标饮用水水源,实施农村集中式饮用水达标工作。
治土
两类地块要详查土壤污染
不达标地块禁入用地程序
四川省环保厅土壤环境管理处处长康宁表示,今年,在土壤污染防治上,四川将抓紧编制《土壤污染防治四川2017年度实施方案》。各市(州)将在今年6月底前制定完成和公布。
同时,成立全省土壤污染详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查方法、标准和规范,开展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详查。
2017年要完成全省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动态监控土壤环境质量。大力推进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2017年完成全省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自今年起,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等重污染行业企业用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对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商业、学校、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企业用地,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严禁不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地块进入用地程序。
此外,德阳、泸州、凉山将抓紧完成土壤环境风险管控试点区建设方案编制,崇州、绵竹、古蔺、江安、船山、犍为、安州、蓬安等8个县(市、区)迅速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编制完成示范区建设方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