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污治理如何拓展资金来源?
农村污染治理近年来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但是由于在资金、模式等方面存在欠缺,因此也成为“老大难”。为推动这一工作,引入市场化主体,建立健康长效的市场机制就格外重要。
在4月11日的产业版上,本报报道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探索新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实践和经验。本期报道则关注四川省丹棱县在农村畜禽粪污处理处置方面引入市场化主体,将政府、社会资本和农户相结合,进行农村畜禽粪污治理的有益尝试。
◆本报记者刘潇艺
农村养殖粪污的处理处置一直是环保产业关注的问题。随着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出台,农村“三区”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不断推进,养殖业面临的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养殖者和政府部门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此,记者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进行调研。在调研中,记者发现,当地引入市场化主体,参与农村粪污的处理取得良好效果。比如,当地通过成立沼肥专业合作社方式,将政府、社会资本和农户调动起来,拓展粪污处置资金来源,开展循环利用,既解决了处置难题,又获得了经济效益。
养殖粪污收运引入合作社
个人通过竞标,与乡镇签订承包协议,负责所在乡镇干粪和多余沼液的收集转运,多余粪污则生产有机肥
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记者了解到,当地通过市场化运作,成立沼肥专业合作社方式解决过剩养殖粪污问题。
丹棱县县长黄秀航表示,尽管大部分畜禽养殖都是种养结合的模式,但以种定养有时存在平衡不足的问题,养殖废弃物超过配套土地的承载能力,无法通过土地合理消纳。“沼肥运输专业合作社的存在,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剩的养殖粪污的问题。”他说。
宋成全是丹棱镇红石村沼肥运输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他以每年3万元服务费的价格通过竞标,与乡镇签订了承包协议,建成了现在这个合作社,负责所在乡镇干粪和多余沼液的收集转运。
宋成全说:“现在合作社有3个人,一台抽粪服务车。县财政给每支抽粪服务队10万元/年的经费补贴。除了这部分收入,服务队还有部分额外收入。合作社为养殖户抽粪,每罐约2.5立方米,每罐收费10元~20元。之后,合作社将收来的粪卖给需要农家肥的种植户,每罐收费80元~150元左右,这笔收入也不少。多余的干粪则运往润农公司,集中生产有机肥。”
据了解,2016年合作社为养殖户抽粪5500立方米左右,灌溉服务面积2000余亩。
通过这种方式,养殖户交纳一定费用就可处理掉家中多余的沼液并完成农作物施肥;另一方面,也可监督服务队是否及时清运、乡镇村组干部是否尽责。在丹棱,乡镇村组干部人人都是“畜禽污染治理员”,既监督养殖户,又监督抽施粪机服务队。通过相互监督,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有效管理机制,确保了畜禽粪污减量到位、转运到位。
综合利用采取PPP模式
公开选择社会投资,按照政府购买服务、业主和农户自筹的方式进行资金筹措
在距离丹棱县不远的蒲江县也存在养殖废弃物超过配套土地的承载能力的情况,目前消纳农村畜禽养殖废物的主要途径是生产有机肥。丹棱县和蒲江县都是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建立PPP模式,将政府部门和养殖企业、种植基地、沼肥收运方等社会资源连接起来,综合利用畜禽粪污。
据蒲江县副县长赵武斌介绍,蒲江县以县农林局作为项目发起人,公开选择社会投资人开展合作,双方以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项目为载体,按照政府购买服务、业主和农户自筹的方式进行资金筹措。
“对沼肥收运方,政府会对每辆抽渣车补助5万元,每修建一口沼液贮存池也会补助两万元;在沼肥转运环节中按每立方米2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同时养殖户自筹5元,种植户自筹18元。”赵武斌说,通过这种方式来推进畜禽粪污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综合利用。
对于农户和养殖户,政府也会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例如严格管理畜禽养殖的布局;按照科学的比例指导沼气池、储粪池建设(饲养生猪50头或禽兔500只配套沼气池15立方米,储粪池30立方米、堆粪场15平方米);按照科学比例配套种植业基地(年存栏生猪5头/亩或禽兔100只/亩)。“同时包括同交管部门协调抽渣车上路问题、保险问题等,环保部门都会从中进行协调。”赵友斌告诉记者。
对于有机肥生产厂商,当地则通过整合项目资金,由政府采购当地厂商生产的有机肥免费为经济作物示范区、种植示范户发放,推广有机肥施用。
“同时政府部门还会指导合作社采购有机肥和绿色防控物资,县财政按超出原有方式市场价金额的60%标准补贴合作社,农户则按补贴后的价格购买,目前在丹棱县是这样的做法,也起到了一定效果。”黄秀航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