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超级渗坑”触目惊心!到底“坑”了谁?

更新时间:2017-04-27 11:05 来源:中宏网 作者: 阅读:1639 网友评论0

4月18日,微信公众号“两江环保”发布消息《华北地区发现170000平方米超级工业污水渗坑》,文中说,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在华北地区开展工业污染调查期间,在河北、天津等地发现超大规模的工业污水渗坑,这批渗坑面积大,存续时间长,或已对当地的地下水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4月19日,新京报发布报道《环保部:将会同河北省联合调查污水渗坑问题》,报道说,一则《华北地区发现17万平方米超级工业污水渗坑》文章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19日下午2点半,环保部向媒体表示,针对媒体报道河北等地发现多处污水渗坑,对当地环境造成威胁一事,环保部将会同河北省政府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有关调查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开。  

4月20日,微信公众号“深一度”发布文章《【深度报道】“超级渗坑”周边村民:8米深井,打上来的水都是红色的》,文章说:4月19日,廊坊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微信公众号“廊坊发布”,就污水渗坑一事做出说明时提到,被举报的一大一小两个渗坑,分别是原南赵扶砖厂渗坑和原化肥厂渗坑。  

南赵扶村村民介绍,渗坑形成于村内砖厂多年取土和村民挖土,而坑内污水则来源于本地企业的早年排污和四五年前出现的异地企业偷排。  

南赵扶村多位村民表示,污水渗坑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是气味和水污染,而“村里的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  

面对污染严重的超级渗坑,当地政府曾启动治污工程。2014年3月,经过调查比较,大城县相关部门选定龙淼公司对砖厂渗坑进行治理,选定碧水源公司对化肥厂渗坑进行治理,后因未达到治理要求,将碧水源公司诉至了法院。  

有关专家表示,渗坑的废酸中的有机物种类复杂,净化难度大;经化学反应可能生成混酸等,这些问题都给废酸的综合治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据天津市环保局介绍称,2013年天津全市范围内摸底排查出92个渗坑,其中静海区有18个,被曝光的渗坑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底,静海区启动了对18个渗坑的治理工作,2014年11月完成治理及验收工作,但2016年下半年该渗坑污染出现反弹。对此,静海区决定对该渗坑污水及底泥进行深度治理,并于当年底完成治理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标等工作。目前,渗坑治理工作已全面启动,施工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完毕,施工人员全部进场,确保7月底前完工。  

4月21日上午,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在环保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环保部对污水渗坑事件高度重视,目前还没有完全调查清楚,正在组织土壤详查,结果将向社会公布。他同时表态,“对此类问题,环保部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4月21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根据《河北省渗坑污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决定自即日起至2017年8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渗坑污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4月21日,河北省环保厅公布了下一步治理污水渗坑的任务安排。河北省将立即在全省范围内对所有渗坑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确保在9月底之前完成治理任务。  

4月22日,河北省廊坊市纪委发布通报称,大城县政府、南赵扶镇及县环保局未正确履行职责,致使两个被严重污染的渗坑多年来没有得到有效治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廊坊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处分和通报批评。  

4月23日,有媒体报道,针对天津市静海区唐官屯镇佟家庄村工业渗坑污染问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市长王东峰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坚决彻查、依法治理、严格问责,同时要求在全市范围开展自查自纠大检查。  

4月24日,从河北省大城县委宣传部获悉,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组织的专家组日前已到达大城县南赵扶镇污水渗坑现场进行了水文地质实地勘查,现在正在研究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  

4月25日,环保部网站分别发布《挂牌督办通知》文件,对“河北省大城县渗坑污染问题”、“天津市静海区渗坑污染问题”进行挂牌督办。两份通知的督办期限要求均为2017年7月31日前完成督办事项。  

环保部要求河北省环境保护厅督促大城县人民政府立即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切实做好渗坑治理工作。  

环保部要求天津市环境保护局督促静海区人民政府切实做好渗坑治理工作。  

另外,环保部均要求两地政府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和治理进度,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履职情况开展调查,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以下是4月18日至4月26日相关舆情走势情况:  

数据显示,此事在4月19日被新京报等媒体报道后,才被迅速大量关注,尤其微博平台热度骤升、达到峰值,当天“@人民日报”“@头条新闻”“@财经网”“@云财经”等微博大V均关注此事,转发评论均达上千,其中“@云财经”19日12:40发布的微博目前已被转发29107次、评论4982次;4月20日,微信公众号“深一度”发布的相关文章获得大量关注和传播,当天相关新闻及微信量达到最高峰值,微博热度也仍居高不下。随后几日舆情量渐次回落,至4月24日又掀起一波小高峰,当天人民日报发布的《施工已开始土壤待详查(一追到底˙华北渗坑污染)》转载过百,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的《天津要求彻查问责渗坑问题将详查92处已治理渗坑》备受关注,此外,当天中国新闻网发布的《山西两化工企业涉偷排废水发现大面积渗坑》也较受关注……截至目前,舆情量逐渐走低,预计此事热度将持续波动,待相关进展、结果等信息公布时,再会掀起一股关注议论潮。  

舆论观点倾向:  

1、渗坑污染“触目惊心”  

网友“丁香花不是我唱的”表示,“惊现”一词用的好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么惊人的污染是突然就出现的吗?  

网友“塔敏哈日勒--kyle”称,ph值差不多是1这都快赶上浓硫酸了吧,这些人疯了吧  

网友“笨笨yx”说,权贵们都跑了,留下了满目疮痍,结果是谁来承受?所以都该醒醒了……  

网友“加仑gallen表示,华北超级工业污水渗坑,触目惊心……环保部门一定要重视和治理啊  

2、必须严查、追责问责  

网友“Nintendo任天堂”认为,不抓不罚不判几个,就会没完没了!  

网友“Mr_Mistoffelees”表示,不光现在的,前任前前任领导也要查,不能只让现任领导担责,以前的也有责任!!!  

中国网评论认为,对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当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坚决追责问责,并严肃处理不作为部门。此外,全国各地都应该进行污染现象排查。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动真碰硬、严肃问责。  

3、不曝光就不重视,治理信息要透明  

网友“壹子杯”表示,不曝光就永远没人管,曝光了分分钟回应。  

网友“张珩-”反问,被大面积曝光了才去调查,过去当真不知道?懒政还是利益输送?  

网友“亲亲抱抱导盲犬”也问道,如果没有被群众发现,还要多久才会被重视,没有媒体的报道,会有所作为吗?官员下马就够了?  

现代快报评论认为,总结以往的教训,治理信息不透明是一大问题。环保部要求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和治理进度,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这是“点穴”之举。不能再让群众“不明真相”,不能再让群众忍受无妄之灾。让治理的全过程亮明在群众眼前,随时接受监督,这样才能防好死角。  

4、认为“先污染,后治理”是行不通的  

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上表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万水千山走遍,最稀罕的就是绿水青山。  

中国网评论认为,空气、水源等环境污染问题,谁都不能独善其身。“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子是行不通的。此次“污染渗坑”就是一个警示,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只要发现了污染行为,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制止和治理,一刻都不能放松。  

新京报援引环保专家的话说:治理河北17万平米污水渗坑至少需要2亿元——无论砖厂化肥厂还是“两个农民”,恐怕前世今生都挣不到这么多钱;地方或国家财政也无力填饱这样的“无底洞”——先污染后治理,已被证明死路一条:唯有动用“长出牙齿”的新环保法、乃至刑法最新环保修正案,真正“咬痛”危废偷排实施者及其幕后策划人、震慑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切实提高违法排污的经济成本和政治成本,才能避免生态环境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5、环保不能仅靠督查,地方应树立起主体责任  

网友“荷倌”:领导要出政绩,企业想要盈利的。真不一定都是贪污的锅。环保的费用很高。而且不是一次性投资是持续性的投资。很有可能会拖垮了企业。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违规排污。被查出来的时候的罚款,可能还没有排污设备贵。监管不力,处罚力度不够。都是问题……  

凤凰评论指出,以污水肆虐的农村及城乡结合部而言,这些地方为什么会成为污染的重灾区?很简单,地方环保部门要么有心无力,缺乏足够的执法支持,往往在地方政府的威力面前败下阵来;要么与污染企业同流合污,甚至成为污染企业的保护伞,共同对付上级的检查、督查。这也预示了未来的环保督查方向,即必须从督查企业转向督查官员,从督查具体的污染行为转向督查官员的行政行为。  

人民日报评论认为,环保压力层层传导,治理责任级级压实,唯有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现政府体系内部的条块互动、上下联动,才能理顺机制、形成合力。地方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环境监管不能仅仅依靠上级环保部门的督查,而应该树立起主体责任,让每一级政府都成为环境治理的主人翁,才能最大限度防止污染的发生、降低事故的影响。  

其他:  

网友“蔡庆伟”:这不是河北的个例,据我猜测应该是普遍现象,我外地农村的同学告诉我,他们都不吃自己家种的粮食,因为当地大量企业打深井排污,既然河北那也有,相信已经在全国很普遍了  

网友“热心市民王太太”:曾经有人说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时候也造成了各种污染所以我们在经济发展初期有些污染是正常的,大家都觉得有道理。但是,欧美那是在百十年前,环保的设备和技术还有各种缺陷和不足,在目前阶段,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但是我们还这样的肆无忌惮的破坏水质,真的是为了发展经济不要脸也不要命了。  

科学网援引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曲睿晶的话说,“这批华北渗坑的曝光,更是揭开了废硫酸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没有标准,找不到路径的冰山一角。”曲睿晶建议,应当允许产废企业自身开展循环化改造,建立自己的危废回收再利用装置;建议强制推行产废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谁产废,谁处置,谁回用;谁销售,谁运输,谁跟踪;谁用废,谁记录,谁报备。  

中国环境报发文指出,应该有及时、充分的信息公开,让监督从事前就开始。相比于这种事后追责,事前事中的监管到位显然事半功倍。做好政府采购治理服务的信息公开,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全程监督,对于规范政企双方行为都可发挥重大作用。  

舆情点评:  

此事源于民间环保组织的“偶然发现”,使得存在多年的华北工业污水渗坑进入公众视野,展现给我们的却是如此触目惊心。  

坑人必将坑己。过去谈地方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认为可以“先污染、后治理”,结果现在却只看到污染地的满目疮痍,周边人的重病缠身,以及地方治污的艰难困窘,“先发展”富了谁?又苦了谁?“后治理”有没有当初想象的那样容易?恐怕是变成了现在的“后继乏力、难以治理”吧。如果再次试问到底是想要“金山银山”还是“绿山青山”,想必政府和人民心中都有了答案。  

但是眼下,后悔已然无用,唯有及时并下力气治理污染才能“将功补过”,而这就需要政府的主导、企业的主动以及全民的参与。  

工业等类型企业,是地方发展的主体、大头,也是环境污染的源头,而企业自身投入治污成本一般都比较高,以至于很多企业在处理废水、废气、废物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东掩西埋,只做花钱少的表面工作。殊不知,后续治理起来花费更多。因此,治污应先控制在源头,企业治污如果有政府主导提供适当的环保治理补助,或改善治污技术、学习国外先进的治理技术等方式,只要治污成本降低、变得容易,那么企业更愿意边发展边治理,何乐而不为?  

今年以来,环保部大力开展地方环保督察工作,到目前为止,各督察组已完成对28个城市的第一轮督察工作,共发现2800多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而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源,其实仍在于地方政府的放任与纵容。不然,企业再肆无忌惮,也不会绕得过政府的监管。因此,加强环保部门督查与地方治理的双向互动,应成为环保工作落实的常态。惟有自上而下形成一张严密的监管网络,方才有可能落实好环保责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超级渗坑”触目惊心!到底“坑”了谁?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