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畜禽污染需要地方政府宏观统筹
无论是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和范围,还是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宏观统筹。走出畜禽养殖困境,地方政府要及早介入,为畜禽养殖废弃物找准出路,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
◆胡桓平刘珊
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最近在很多地方集中爆发。首先是养殖场周边群众的投诉较多,既有噪声扰民的问题,也有反映水体污染和异臭异味的问题。其次是政府部门间产生意见分歧,农业部明确表示,部分地区没有统筹好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盲目扩大禁养区范围,或者采取一禁了之、一拆了之的方式,导致部分养殖场的利益受到损害。
畜禽养殖场目前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邻避效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可避免地要消费更多的肉蛋奶制品。肉蛋奶制品要吃、要好吃,但最好不要在我家附近组织生产,在其他地方污染了谁与我无关。事实上,这种畜禽废弃物的排放量是相当大的,每年约38亿吨,且有40%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因而带来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要促进我国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加强科技支撑,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保障畜产品供给稳定。地方政府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要负总责,各有关部门要接受统一领导,细化任务分工,健全工作机制,督促指导畜禽养殖场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由此可见,畜禽养殖是需要地方政府调度的生产领域,而不是局限于地方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在养与禁之间博弈。每个市、县都应有畜禽养殖总量概念,由地方发改、商业、农业等部门商定;这些总量怎么分布,则由地方环保、农业、国土、住建、林业和水利等部门依据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习惯、生态红线约束等条件确定。这样看来,畜禽养殖不应采取游击战术,哪里有闲地就哪里养,而是需要当地政府做好规划,科学确定禁养、限养和适养区域,维持市、县境内合理的畜禽养殖水平。
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都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在其各自的主张发生矛盾时,需要地方政府综合平衡,会商后找到最佳结合点,这也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所在。
发展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并没有矛盾。过去养猪是件奢侈的事,一方面,挤不出余粮养活一头猪;另一方面,那时的化肥是稀罕物资,而猪粪是上好的农家肥,地再远,也要挑去施用,根本不存在污染环境的说法。发展规模化养殖后,对猪的料理就没那么精心了,特别是养猪的不种田,种田的不养猪。猪粪回田的渠道被切断了,出现农田肥力不够,拼命施用化肥,而出现猪粪等天然优质肥料被当做污染物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抓住重点养殖场,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农业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完善扶持政策,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笔者曾考察过一个养猪场,其规模不算大,但建有两个规范的沼气池,除了处理本场产生的养猪废弃物,还专门配了一台槽车,把周边农户养猪产生的废液收集过来集中处理,产生的沼气不但可以满足本场的基本能源需要,还用管道输送给周边农户。沼液用来浇灌蔬菜,长势格外好。沼渣外卖给附近的葡萄种植户,供不应求。这两个明星沼气池,使方圆20多公里变得干干净净,从来没有发生过养殖投诉事件。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也取得成功经验,当地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成立沼肥专业合作社,由专门的服务队伍负责干粪和剩余沼液的转运,养殖户只需交纳一定费用就可处理掉家中多余的废液。
从大部分地区的情况看,依靠畜禽养殖场自行全部消纳养殖废弃物不现实也没有必要。要求每个养殖场都做到零排放,其成本是相当高的,一般养殖户在经济上不能承受。可以根据工业园区环保的思路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后,建设一套成熟的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比如沼气处理系统,再用槽车上门收集,把分散的养殖废弃物集中起来处理,养殖户交纳一定的处理费。集中处理设施的赢利点,一是可由财政适当补贴,二是收取养殖户的处理费,三是产品利润,如生产有机肥的收益等。
综合利用好畜禽养殖废弃物的途径有很多,关键在于粪污全量收集,以适当形式还田利用,打通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的联系通道。而对这种大尺度的资源循环,单个养殖户是很难做到的,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发挥作用,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并通过规划控制,吸引社会投资。
综上所述,无论是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和范围,还是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宏观统筹。事实表明,我国的农业是较为脆弱的,存在很多市场失灵的地方,必须依靠政府扶持,从政策上正确引导,在资金方面给予倾斜。走出畜禽养殖困境,地方政府要及早介入,避免肉蛋奶制品的供应出现波动。同时,为畜禽养殖废弃物找准出路,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协同发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