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向30条河流生态补水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补水效益新闻通气会获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日前首次正式向北方30条河流生态补水,截至6月30日累计补水8.7亿立方米。
今年以来,丹江口水库来水蓄水形势较好。水利部综合考虑水库防洪安全、水源区和受水区供水、中线一期工程运行安全等因素,自今年4月13日开始,组织长江委、有关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受水区各省市首次正式实施了向北方受水区的生态补水工作。截至6月30日,累计生态补水8.7亿立方米,其中河南补水4.67亿立方米,河北补水3.51亿立方米,天津补水0.47亿立方米。
据介绍,中线工程向郑州、南阳、焦作等12个城市生态补水,涉及18条河道,补水河湖周围地下水位得到不同程度回升。补水后的河湖水量明显增加,河湖水质得到提升。许昌市通过生态补水,对“九河两渠八湖一轴”河湖水系水体进行了全面置换,鹤壁市淇河控制单元和卫河控制单元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得到改善,郑州市补水河道基本消除了黑臭水体,安阳市安阳河、汤河水质由补水前的Ⅳ类、Ⅴ类水质提升为Ⅲ类水。
在河北省,此次生态补水共覆盖石家庄、邯郸、保定等7个城市11条河道,为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1.12亿立方米。白洋淀上游干涸36年的瀑河水库重现水波荡漾,徐水区新增河渠水面面积约43万平方米,河道周边浅层地下水埋深平均回升0.96米,不仅改善了白洋淀上游水生态环境,对淀区水质和生态环境提升作用明显。
同时,生态补水倒逼了河道排污口改造。向白洋淀补水的瀑河、府河在补水前,加大了污水处理力度,改造了入河排污口,瀑河所经徐水区对现有污水排放进行了集中处理,保证了入淀水质。
此外,部分地区饮水困难得到缓解,邢台市隆尧县尹村镇、临城县部分农村群众生活用水为地下水,因位于地下水贫水区,随着地下水位降低,水井出水量日益下降,不能满足用水需要。本次生态补水后,这些地区地下水位回升,机井出水量恢复,群众生活用水得到基本保障。
天津市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源,为重要河湖湿地和缺水区域实施生态补水,海河水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地下水位回升。生态补水有效促进了城市水生态环境改善,中心城区环境水质明显好转,4个河道监测断面水质由补水前的Ⅲ~Ⅳ类改善到Ⅱ~Ⅲ类,其他河道水质也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解决我国京津等华北地区城市缺水问题、改善受水区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工程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已累计向受水区供水超过150亿立方米,在保障受水区水安全、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