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垃圾革命”席卷千岛大地
近年来,舟山市城乡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和分类处置,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解决垃圾分类做出了诸多努力。
城乡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有力地推进了舟山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海上花园城市”建设。
01简化分类,提升城区居民分类自觉性
“我们把垃圾分好类,为何垃圾车在运输过程中总是混装在一起?”这是很多市民的疑惑。
“如今,居民小区产生的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都投入合并收集桶,仅需分出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大大简化了居民分类流程。”市公用事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根据《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结合舟山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际,将生活垃圾分类调整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并对易腐垃圾的收运处置进行了细化,对居民小区产生的厨房垃圾,农贸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禽畜动物内脏等与其他垃圾统一投入合并垃圾桶,一并收运;对从事餐饮服务、集体供餐等活动的单位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餐厨垃圾,实行单独投放、单独运输、单独处置。
在东港海洲一品小区,冯先生提着两袋垃圾朝垃圾桶走过来,他将手中的一袋垃圾扔进标有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合并收集标志的垃圾桶,随即又将另外一袋可回收垃圾放入智能可回收垃圾箱获取积分。“这样的垃圾分类,方便、省心。”冯先生说,现在小区居民都在积极响应。
智能可回收垃圾箱有纸张、塑料、金属与玻璃4个分类标识。只见冯先生手持一张二维码卡在回收机上一刷,按下塑料垃圾桶按钮,对应的塑料垃圾桶盖自动打开,进行称重给积分。“当卡内积分达到一定分值,就可以在智能垃圾袋发放机中扫码领取垃圾袋。”冯先生介绍道。
简化垃圾分类流程深得民心,也提高了居民的垃圾分类自觉。目前,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90%。岱山、嵊泗两县也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66%。
02完善终端,升级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
垃圾分类,除了要做好源头把控,还要完善终端处理。
在定海城北垃圾压缩站,垃圾通过保洁车运到此处,再通过低平台卸料,进行全密闭式的压缩处置,整个过程没产生噪声和异味。
“压缩完的垃圾被运往团鸡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处置,垃圾渗沥液经排水沟统一收集到污水池预处理后再由罐车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该站负责人介绍,该站日处理规模可达300吨,极大地提高了垃圾转运效率,可有效控制垃圾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实施“高效、集成”处置,目前,舟山市已建成三种类型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终端处置能力大幅提升。全市现有垃圾处置设施7座,日处理垃圾1200余吨。
2011年建成的团鸡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至今已处置生活垃圾233万吨,发电约6.2亿千瓦时,按每户家庭每月200千瓦时的用电量计算,可满足20万户家庭16个月的用电所需。
2016年建成的团鸡山餐厨垃圾处置中心,现有的一期工程采用“预处理+全物料热处理提油”工艺,日处理规模60吨;二期采用“厌氧发酵、沼气发电”工艺,日处理规模达到100吨。运行至今已累计处置餐厨垃圾2万吨,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今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舟山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和《舟山市2018年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行动计划》,确定了今后三年舟山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推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全域消灭垃圾填埋为目标,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为突破口,通过实施城镇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制度创新、处置能力提升、文明风尚五大攻坚行动,建立匹配完善的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今年10月,嵊泗县的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已纳入市级集中处置、资源化利用。
借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舟山市坚持宣传、引导、建设、管理多措并举,垃圾资源化处理不断升级。
03精准引导,提高渔农民积极性
普陀区桃花镇,每户村民家门口都摆着分类垃圾桶,桶上标着“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字样。
刚吃完饭的庄飞英,把餐桌上的厨余垃圾倒进了一个装着过滤盆的垃圾桶,干的垃圾直接扔进门口的厨余垃圾桶,过滤出来的水分,则被倒进了院子里接入污水管网的盥洗池。
“分类垃圾我们已经做了两年,很简单,只要记牢会腐烂的、不会腐烂就可以了。”庄飞英说,在倒垃圾时,会习惯性地进行分类。
而这些厨余垃圾,被统一运往桃花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中心进行有机处理,成为可直接使用的有机肥料;不可腐烂的垃圾则被进行集中处理。
桃花岛因地制宜,探索出了2+N的垃圾分类模式。渔农民将生活垃圾按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为易腐烂与不易腐烂2大类,在最简单的源头分类后,又可进行二次分类,分“好卖”与“不好卖”2类。“好卖”的由再生资源利用公司上门有偿回收,“不好卖”的统一压缩打包外运处理。这种“2+N”模式简化了渔农民垃圾分类流程,提高了渔农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分类质量。通过“2+N”模式,进一步减少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量,过去桃花镇每周外运垃圾96吨,现在减少到每周70吨,部分生活垃圾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桃花岛探索出的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方法、“垃圾不落地”观念,是舟山市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舟山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努力改善渔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舟山市立足渔农村当地实际,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制定了《全市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考核办法(试行)》,并出台了《舟山市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落实市级专项资金保障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各个环节和各个系统进行科学谋划、合理布局;考虑各地经济水平、区域位置、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确定渔农村垃圾分类终端处理模式。今年,定海区、普陀区、新城管委会和普朱管委会,根据各自区域特点,探索城乡统筹处理,有效利用了城市的环卫资源和管理体系,实现了处理设施共享、收运队伍共享、治理经验共享;岱山县因地制宜,在衢山岛建设了一个日处理10吨的大型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
去年8月,《舟山市渔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7-2019年)》出台,提出要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四分四定”(即分类投放要定时、分类收集要定人、分类运输要定车、分类处理要定位)处理体系,力争把舟山市打造成为全省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示范市。到2019年,全市将完成渔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村202个,实现分类处理乡镇(街道)覆盖率100%,行政村覆盖率80%以上,渔农户覆盖率80%以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