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这份大气成绩单缘何得来?
在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后,2018年以来,江西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9年,率先实现中部地区省级空气质量达标;2020年,江西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设区城市由2017年的0个增加到10个。
回首来时路,这份成绩单背后,凝聚了无数汗水与心血。
24小时坚守
攻克大气污染“最后一公里”
“钟主任,环卫那一块还不能停,我们今天PM2.5保良很困难,工作要持续开展。”夜里,上饶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蒋文华一放下电话,就带领队伍前往北门街道一存在扬尘隐患区域开展巡查,一直工作到凌晨1点。
蒋文华忙碌的一夜,是江西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生态环保人的缩影。在攻坚行动中,他们夯实责任,紧盯国控空气质量站点小时数据,及时进行调度管控。
“萍乡市 7 时 PM 2.5 浓度为 130 μg/m3 ,南昌市7时 PM 2.5 浓度为 99 μg/m3,吉安市7时 PM2.5 浓度为95μg/m3……”江西省空气质量保障微信群从早7点开始,便对各地市实时污染物浓度进行播报。
2020年12月,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污染气团随冷空气入境,全省多个设区市出现污染天气。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所有厅领导、副厅级督察专员、总工纷纷深入挂点包干的市县,开展一线督导。
“我们对大气污染治理进行小时调度管控,每隔一小时分析各地主要污染物浓度报告,及时进行空气质量预警提醒。”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刘彦平说。
经过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日夜苦战,年关岁末,江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完成,优良天数比率达94.7%,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继续名列中部省份第一。
科学治污、精准施策
稳步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水平
“长期以来,大气环境监察任务重,区域覆盖面广,难以实现对企业行为全覆盖监察监管。”江西省新余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人员李智练说,“无人机可实现对设定区域内排污单位的监测和全覆盖监察拍摄,工业园区和重点排污企业废气排放情况一目了然,实现了从平面巡查到立体巡查的突破,执法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利用无人机这一环境监测的“第三只眼”,是江西科学治理大气污染的写照。2019年,江西建成全省大气污染智慧管理平台,对各地市的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实时研判,为提升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水平插上了“翅膀”。
“根据大数据预判技术,我们可提前通知各地及时采取应急管控措施,减少污染物的累积,降低污染峰值。”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驻点专家团队的况琴说。
排污监管“线上盯”,环境执法“事前管”。300余期空气质量日报,10期大气污染防治研判分析月报,5期污染过程分析专报,一次次监测、分析、研判换来了江西“蓝天白云常作客,绿水青山入画来”。
深化优化强化细化
攻坚各领域大气污染难题
“以往我们自建的煤气炉都是自己管理,酚水、煤焦油等废水废气废渣处理是难题。清洁工业燃气项目落地后,企业发展的环保瓶颈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计划2021年再增加两三条智能化生产线。”高安市某建材有限公司车间负责人周习峰说。
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实现“零排放”,极大解决酚水、焦油等环境污染问题,为生态环境减少“破坏力”,这是江西推进各领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一环。
2020年,江西持续优化产业、能源结构,打出了一套“控车、抑尘、治源、禁烧”的组合拳。常态化管控下,2020年江西省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
此外,江西省在钢铁行业、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以及工业炉窑提标改造等方面发力,2020年两项主要污染物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14.99%、12.26%,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手抓。
3年来,长效谋划和科学精准的“智慧”治理让江西在加速打赢蓝天保卫战这场攻坚战中克服了地理条件、气象条件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交出“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的设区城市由0到10”的绿色答卷。
“2021年,我们将牢牢把握‘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工作总要求,以PM2.5与臭氧协同防治为主要思路,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刘彦平表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