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瞄准地方和企业转型需求 加大科技帮扶力度

更新时间:2022-03-02 08:43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1633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科技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乃至最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利器。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深水区,精准、科学与依法治污已成为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焦点和难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实现更加依赖技术变革。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印发,明确提出要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新的一年,科技将如何发挥“利器”作用,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此,记者专访了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

邹首民介绍说,2022年,将按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要求,推动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实施,全面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强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科技支撑与服务能力。

推动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实施,强化科技有效供给

“十三五”时期以来,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多,启动实施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等重大科技专项,以及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固废资源化等十多个重点专项。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2022年,一系列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科研项目会持续实施。

“一方面,生态环境部会加强与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的联动,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在大气、水、气候变化、土壤、生态等领域项目的组织实施。比如,在大气领域,围绕PM2.5和O3污染的协同控制,重点从监测监管、成因机制、治理、决策支撑和区域实践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在气候变化领域,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需求,重点推动低碳或零碳、碳汇、适应气候变化等技术研发和应用。”邹首民说,“通过一系列科技项目的技术攻关,准确把握环境治理的科学规律,切实提高治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快推动‘科技创新2030—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重大项目’的启动实施。这个项目首次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协同推进污染治理、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修复和气候变化应对。”邹首民说。

深入实施科技帮扶行动,增强科技服务效能

邹首民说:“2022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帮助、服务地方和企业解决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为目标,以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协同推进‘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一题一训’技术培训、‘一事一议’科技咨询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科技帮扶行动。”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17000多名牧民走上生态管护岗位,成为园区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这让闵庆文看到了“当地人”的力量和他们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作用,也看到了他们对家园的生态和文化所饱含的深厚的感情。这让他坚信,当地居民对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有着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他们应当是国家公园的主人和保护的主力军,也应当是保护的最主要受益者。

从2005年起一直致力于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让闵庆文成为这个领域的“元老”。他常常带着团队跋山涉水,深入乡野,探究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与当地政府和农民一起探索保护和发展的途径。

“这些年,我思考最多的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有什么关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粮食安全这些国家重大战略中有着怎样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如何传承与发展?” 闵庆文最大的愿望是,让农业文化遗产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农业文化遗产地有更好的发展。

“不能期望一个提案能解决所有问题”

多年来,闵庆文及其团队的努力和辛劳渐渐见到了成效: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越来越多的充满先民生态智慧、体现人地和谐理念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走向了世界。

玉汝于成。“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些重要的农业遗产保护了下来,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乡村文化得到了传承,农业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闵庆文的话语中透露出欣喜,“可以说,中国在这一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探索出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的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理念与途径,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但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是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还是探索国家公园建设,难关与挑战始终存在。

“发挥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建设中的作用,让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更好发展,让生态与文化相得益彰。重视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的生态、文化与经济价值,建立多部门协同保护机制,让我国农业宝贵财富和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耕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闵庆文希望通过提案,进一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不能期望一个提案能解决所有问题。” 闵庆文始终以学者的理性面对着现实,“在今后的履职活动中,我仍将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力求为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瞄准地方和企业转型需求 加大科技帮扶力度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