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正规拆解比例过少,报废车都去哪儿了?

更新时间:2022-08-29 10:0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郑兴春 阅读:1151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鼓励各地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推动老旧车辆退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老旧车辆以旧换新,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更新。

老旧车辆淘汰更新一方面可以助力释放汽车消费空间,另一方面对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商务部和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公布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约有1800万辆报废汽车,但通过正式途径,经过正规拆解后报废注销的机动车大约只有240万辆,占比不到15%。那么剩下的报废车都去哪了呢?

以笔者所在地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苏州近日出台了《关于国三及以下柴油车提前淘汰实施补助的通告》,符合条件的老旧柴油车通过正规报废拆解途径并依法注销的,可获得4000元至3.3万元的补贴。但笔者对部分柴油车车主调研走访发现,车主主动报废淘汰老旧柴油车的意愿并未因政策的出台而有所加强。究其原因,一是淘汰补助金额相对较低,对于动辄数十万的新车购置费用影响不大。二是淘汰补助申领条件较多、手续繁复、时间较长,部分车主无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跑手续、走流程。三是正规途径的拆解不方便。淘汰补助政策规定车主需将车送至正规拆车厂进行报废拆解,但苏州市目前正规拆解公司只有6家,且都分布于各县级市位置相对比较偏僻的郊区。

笔者从第三方调研机构了解到,我国老旧机动车报废大体有几个流向,一是正规拆解厂报废,但这部分车辆的数量在总体报废车辆中占比较小。二是部分无法通过定期检验、被公安交管部门强制注销的车辆,成为“无牌无证无保险”的“三无”车辆,继续非法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三是进入非法拆车点,被非法拆解后售卖。非法拆车不但存在安全隐患,拆解过程中产生机油等各种危废被直接排放进地下水或渗入土壤当中,还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因此,必须有效促进机动车合规有序淘汰。

一是多措并举,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补贴模式。车主淘汰老旧机动车后大多需要购置新的机动车,“以旧换新”政策相较于现金补贴能让车主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受这些车主欢迎。而对于部分物流企业等用车大户来说,希望更新淘汰老旧机动车后得到一些限行区域的优惠政策等。因此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多种政策供车主选择,提升车主主动淘汰拆解的意愿。

二是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正规拆车企业数量不足是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各地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进入拆车行业,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同时可以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方便车主淘汰报废车辆,如将机动车4S店设置为拆车受理点,车主可在购置新车时直接将报废机动车交给4S店,4S店定期批量送至正规拆车厂拆解。

三是严厉打击非法拆车厂。各地要多部门联动,建立常态化的非法拆车厂打击机制。比如,建立由商务局牵头,公安、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参与联合打击机制。由商务部门对非法拆车厂未取得合法资质的违法行为、生态环境部门对非法拆解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污染行为、公安部门对机动车非法拼装改装的违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打击。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车主通过正规途径报废车辆。报废车辆未经正规途径报废处理,将无法办理车辆注销手续。如果被发现非法改装、无牌继续使用,车主甚至会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各地可就此开展广泛宣传,对符合淘汰报废条件的机动车逐个走访,普及老旧车辆淘汰补贴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督促车主主动及时对老旧车辆进行淘汰更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正规拆解比例过少,报废车都去哪儿了?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