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改机动车后处理装置难监管怎么办?
【谷腾环保网讯】近日,笔者下乡调研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在某县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带领下,来到一处尾气检查站,只见过往重型柴油货车络绎不绝,依次受检。半天时间过去,执法人员未发现一辆尾气超标排放车辆。回程途中路过一家小商店,执法人员去买矿泉水,碰巧发现刚刚检查合格的一辆货车也停在路边,但车辆的后处置装置已进行改装,偷偷装上了尿素节省器。执法人员随即对车主进行了依法处理,并监督其立即拆除整改。执法人员介绍说,“进站合规、上路违规”的车辆屡禁未绝,增加了监管难度,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笔者对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和对策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和思考。经了解,机动车后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尿素液喷入柴油机排气管,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和水,从而避免尾气超标。显而易见,尿素的使用消耗增加了运输成本。一些车主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加装尿素液节省器等办法,达到少消耗甚至不消耗尿素的目的。尿素液节省器小巧轻便,一个人用扳手几分钟就能完成安装或拆卸。这些车主进检查站前拆除加装的零件,出站后再安装上,以此达到既规避执法检查又节约运输成本的目的。为有效整治偷改机动车后处理装置的违法行为,凝聚大气攻坚合力,笔者建议:
一是随机设点,打造“不敢改”的严管态势。建议生态环境部门与交通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在设立固定检查站的同时,在主要交通干线随机设立流动性检查点,对过往运输车辆进行个别抽检,最大程度确保交通畅通,同时对私自改装机动车后处理装置的违法行为形成执法震慑,使运输车辆车主“不敢改”。
二是利益引导,营造“不愿改”的良好氛围。建议生态环境部门与企业密切协调,引导企业在与运输车辆的车主合作时,把不违法改装车辆后处理装置作为一项重要的先决条件。同时,常态化对企业用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向企业通报违法车辆信息,引导企业在货源配置方面向守法车主倾斜,对违法车主则减少或不再进行货源配置,使其得不偿失,以此形成“守法受益、违法受损”的局面,使运输车辆车主“不愿改”。
三是科技赋能,健全“不能改”的监督机制。加快推进重型柴油货车安装车载诊断系统工作,实现对车辆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实时监控与常态化跟踪。一旦车辆尾气超标排放,车主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平台推送的警示信息。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门可根据平台信息,对相关车辆危害环境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和依法处置。通过车载诊断系统的全面推广使用,为生态环境部门安上“千里眼”,使运输车辆车主“不能改”。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