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违规取水、挖湖造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曝光问题为何一犯再犯?

更新时间:2023-12-06 09:34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 阅读:1191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近日公布的第一批典型案例中,5个案例均与“水”有关。其中,甘肃张掖、河南三门峡存在违规取水、挖湖造景等问题,被督察组点名通报。

业内专家表示,“违规取水”“挖湖造景”似乎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顽疾”和“常见病”,犹如当年长江的“化工围江”。

违规取水为什么不能小觑?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作为承载全国12%人口、50多个大中城市供水任务的黄河,水资源总量仅是长江的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却高达80%,远超40%的生态警戒线。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黄河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

然而,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水从门前过,谁引都没错”的错误观念导致沿黄各地无序、无度引水。过度索取黄河水资源,让黄河流域地区用水矛盾日益尖锐。

正是为了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国家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并强调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四水四定”原则,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表示,这是对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要求。区域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必须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本前提,实现水资源的安全供给与可持续利用。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方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作出明确规定。其中特别强调要从严控制建设引黄调蓄工程、坚决遏制“造湖大跃进”。

然而中央三令五申,一些地方却明知不可为而要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指出,部分地区违规取用黄河水,将水资源用作他途,加大水资源紧张状况,加剧了生态环境风险。

督察组通报指出,甘肃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长期以来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人水、地水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然而张掖市甘州、临泽等区县多次违规取水作为人工景观,30余处人工水面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水域总面积达6000余亩。

图为2023年11月24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芦水湾景区建有人工水面

“没有充分考虑到黄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压力,这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黄河流域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

《黄河保护法》特别规定,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控制黄河流域以人工湖、人工湿地等形式新建人造水景观,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这些要求都传递出国家严禁地方脱离实际、违规建设人工湖的决心。”

挖湖造景真的美了环境吗?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报指出,甘肃张掖、河南三门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挖地造湖,未批先建人工景观问题。

其中,三门峡城乡示范区以河道生态修复之名,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严重破坏河道附近耕地、林地等原生地貌,总挖方量约27万立方米,且未经许可违规取用黄河水25万立方米,形成约450亩水面、9个人工岛屿的好阳河湿地公园。

图为2023年11月5日,督察组暗查发现,违规占用耕地建成的好阳河湿地公园

有网友认为,挖湖造景涵养了水源、美化了环境,还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有何不可?

优美的生态环境人人追求,但应该在守法的前提下。

广东越启兰律师事务所生态环境合规中心主任卢清彬律师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在黄河入河口处违规修筑土坝围堤、挖湖造景,违法占用耕地乃至基本农田,既无视黄河全流域保护的需要,又踩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红线。”

同时,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不能只顾局部,以牺牲整体为代价。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挖湖造景对生态功能的影响是显著的。”黄河流域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表示,挖湖造景改变了原有水系自然生态功能,挤占了生态、生活、生产用水,使本已严重缺水、生态脆弱的黄河雪上加霜。

一份针对黄河流域生态功能的评估报告指出,人工水体增加影响了原有自然河流和湿地的生态功能,部分水库截流造成河流干流断流干涸、部分湖泊萎缩,使得物种生境破碎化加剧。部分景观水体占地面积大,加剧了局部区域水资源紧张。

只看见眼下变美,忽视了长远的负重前行;只在乎当前局部的变化,不顾及系统生态的恶化,这样的观念是不是一种短视?

北京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主任彭奎表示,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是建立在本身是湿地,有正常自然环境基础上的,可以适当地维护以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如果“凭空生造”人工湖,则会改变自然状态,更会破坏湿地生态和动植物栖息地,对鸟类等种群生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违规挖湖造景破坏原生态,本身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属于以生态破坏为基础的旅游。”彭奎说。

卢清彬认为:“从通报的情况看,三门峡和张掖的案例都属于只顾开发不顾环境、只谋局部和当前、不谋全局和未来的违规违法行为,也是违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错误行为。”

问题较为普遍的原因何在?

“违规取水”“挖湖造景”为什么在黄河流域会“大行其道”且“久拖不决”?

业内专家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背后或许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守水有责、管水担责、护水尽责的意识不够,依旧习惯于靠水吃水。水流过自家门,不留一点,不多用一点吃亏了的想法依然存在。因此,才总有“管你批不批,不用白不用”或明或暗的取水招数,都想在自家地盘把水存起来。

另一方面,“看得见的景观才是‘绿水青山’”错误政绩观作祟。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个别地方依然存在形式主义之风,尤其是热衷于把“人工造景”等同于“生态修复和保护”,不顾当地实际情况,违背自然客观规律,甚至违反国家规定。“没有湖挖湖”“没有景造景”,这都是形式主义问题的新形式和新表现。

彭奎表示,要关注“违规取水”“造湖取景”背后的驱动动机。打造湿地公园、城市花园是看得见、瞧得着,摆在明面上的公共工程,能够争取到项目、资金和老百姓支持,更容易留下“造福人民”“服务百姓”的好名声。

“三门峡的案例不像其他案例一样‘赤裸裸地’直接破坏生态或污染环境,而是包装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的面目,以河道生态修复之名,行违规违法之实。对于这类打着生态名义的行为,更应该警惕、惩处,以儆效尤。”卢清彬说。

事实上,以生态修复的名义人工造湖,并不符合国家“以自然修复为主”的大政方针。违规修建的人工湖同质化严重,与建设投资、用水、维护相比,所谓的生态旅游带来的收益杯水车薪,浪费了本应该改善民生的资金。与其花大价钱人造景观,不如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改善民生、修复损害的生态上,或者教育、科技等领域上。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人人都渴望居住在优美清洁的家园里,但要用系统观进行科学谋划。城市建设要算综合账、算长远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更不能焚林而田,竭泽而渔。“违规取水”“挖湖造景”等“生态形式主义”好看一时,贻害长久。别真等到后果积重难返才悔不当初,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又一次及时地敲响了警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违规取水、挖湖造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曝光问题为何一…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