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无废城市”建设的重庆探索

更新时间:2024-02-20 09:39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周凯 阅读:1712 网友评论0

谷腾环保网讯随着重庆、四川“无废城市”共建的持续深化,目前两地纳入跨省转移“白名单”的危险废物种类增加至59种,2020年以来累计审批转移26.82万吨、覆盖城市40余个。

焚烧或填埋曾是不少固废的主要处理方式,不但成本高,易导致污染,还会造成部分资源浪费。“无废城市”建设为挖掘“城市矿产”提供了新机遇。

省际固废处置资源无法共享,不得不重复建设;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严格,费时耗力;小微企业的危险废物收集转运成本高,处置企业缺少积极性;部分固废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导致资源浪费……这曾是重庆市固体废物处置面临的困局。

自2019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重庆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向高端化迈进、建设“无废”单元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补齐固体废物处置短板。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重庆过去部分环境风险大、处置成本高的固废,如今已逐步变废为宝,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明显。

固废处置资源跨区域共享

2023年初,重庆市荣昌区原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封场和生态修复,将重新选址建设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当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飞灰如何处置成了难题。同时,相邻的四川省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技改,泸州市泸县生活垃圾如何及时处置也成了难题。

根据川渝两地“无废城市”共建机制,经两地政府协调,泸县生活垃圾转运至荣昌区焚烧处置,荣昌区垃圾焚烧发电后产生的飞灰则运至泸州填埋,解决了两地生活垃圾处置的燃眉之急。

重庆荣昌、四川泸州垃圾焚烧及飞灰处置成为川渝固废处置设施资源共享的典型案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吕俊强介绍,各地固废处置资源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但由于缺少协调、信息不对称,往往难以共享,导致处置资源需要重复建设。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率先在全国开展跨省域“无废城市”共建,从工业绿色生产、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提升智慧管理水平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大,根据相关法律,跨省市转移危险废物程序严格、审批办理周期较长,常常需要一两个月,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转运、处理危险废物带来了不便。

为了在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既能严控环境风险,又能为企业提供便利,重庆市积极探索危险废物行政审批改革创新,会同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机制。针对川渝双方转移量大、对方利用处置能力欠缺的危险废物,两地依据“白名单”直接予以审批,以此破解危险废物跨省转运处置效率较低的难题。

2020年4月,重庆市、四川省签订全国首个《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确定跨省市转移数量和批次较多的废铅蓄电池、废荧光灯管、废线路板3类危险废物、两地共15家经营单位纳入首批“白名单”试点。

位于重庆大足区的重庆德能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对废铅蓄电池进行回收利用的企业。“白名单”机制实施以来,“过去因为本地原料不足‘吃不饱’,现在原料能从外地顺利地运过来,有力推动了企业发展。”该公司负责人说。

吕俊强说,“白名单”制度产生了多重效果: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时间缩减到了约5个工作日;一些产生量小、设施投入高、处置难度大的危险废物,可以共享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处置设施;推动了循环产业技术升级、降低了处置成本,如油基岩屑纳入川渝跨省转移“白名单”后处置价格下降30%以上。

随着重庆、四川“无废城市”共建的持续深化,目前两地纳入跨省转移“白名单”的危险废物种类增加至59种,2020年以来累计审批转移26.82万吨、覆盖城市40余个。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合作的“朋友圈”也逐步拓展至云贵川渝湘豫。

“静脉”产业变废为宝

焚烧或填埋曾是不少固废的主要处理方式,不但成本高,易导致污染,还会造成部分资源浪费。“无废城市”建设为挖掘“城市矿产”提供了新机遇。

长江之滨,重庆市永川区港桥工业园区,重庆电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中心现代化车间里,报废电缆、变压器、钢芯铝绞线等在专业拆解线上被精细拆解、分类打包,变为废铜、废铝、废塑料等多种再生资源。该中心自2022年8月建成以来,已累计处理各类电力废弃物近7000吨,减少碳排放10.95万吨。

过去这些报废电力设施设备主要靠基层供电公司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卖给第三方处理,存在处置难以追溯、价值低、部分小作坊不规范拆解有二次污染等问题。该中心负责人杨志刚说:“如今中心通过研发专业设备、绿色规范统一拆解,不但提高了附加值、避免了二次污染,还催生了一条循环利用产业链。如废旧电表外壳是聚乙烯材料,破碎后交给园区一家企业加工成压轴脱模剂,每吨价格高达1.5万~1.7万元。截至目前,中心实现产值1.15亿元,较原处置方式增值3100多万元。”

重庆市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大力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矿山、“无废”矿区等,推动产废行业绿色转型。

破碎、筛选、高温焚烧……在位于重庆市铜梁区的长江造型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材料”)车间内,经过多道工序后,铸造废砂成了可以再次使用的“新砂”。

长江材料是一家主要生产铸造用覆膜砂的企业。覆膜砂用于制造模具,过去模具使用完后变成废砂。据统计,铸造一吨铸件要产出1.2吨废砂,每年重庆仅汽车零部件铸造行业就会产生废砂约35万吨。

“我们通过多年技术研发,攻克了覆膜砂循环利用难题,二次利用的覆膜砂灼烧减量低、发气量低,能提高铸件合格率2~3个百分点,既能降低铸造厂生产成本,又能减少硅砂资源开发和对环境的影响,可谓一举多得。目前,我们的废砂再生利用率达到95%以上。”长江材料重庆片区副总经理熊寅说。

记者了解到,通过绿色税费金融、循环利用技术研发、数字化管理等举措,重庆市已建成大宗固体废物利用科技创新平台12家和国家级绿色工厂81家、绿色园区8家,并重点打造港桥园区等24个“静脉”产业园和大宗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示范基地。

“无废单元”惠企惠民

重庆市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大力打造“无废单元”,构建一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性社会生产生活单元,包括“无废社区”“无废工地”“无废机关”等。

数据显示,重庆市约1.2万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年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约125万吨,而其中年产废量10吨以下的小微企业和社会源单位有1.04万多家,占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总数的84.76%,而危险废物产生量仅为1.44万吨,占全市危险废物总量的1.15%。

这些小微企业在危险废物贮存处置过程中普遍面临合同门槛高、运输费用高、专业要求高和仓库建设难、及时转移难、人员管理难的“三高三难”困境。

为打通危险废物收运处置“最后一公里”,重庆市在小微企业和非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较多的区域建设集中贮存设施,允许有资质的企业从事收集、贮存企事业单位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除外)的经营活动。

截至2023年11月,重庆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设施31家,收集能力12.74万吨/年,收集覆盖小微企业数5470家,收集数量达1.63万吨,覆盖社会源单位3158家,收集数量达1868.43吨,从事收运企业33家,有力解决了小微企业和社会源单位的危废收运难题。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建筑垃圾的快速增长,影响城市环境、居民生活。走进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的不是传统建筑工地尘土飞扬、“灰头土脸”的场景。该项目施工方重庆新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采取全钢架装配式建筑技术,对制造好的构件进行焊接拼接、减少湿作业等,几乎没有粉尘污染,建筑垃圾量减少了60%~70%。

两江新区建管中心副主任令狐克清介绍,作为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建设体量大。为深化建筑领域“无废城市”建设,两江新区着力构建“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循环产业链,持续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目前,78%的出让土地明确要求实施装配式建筑,2023年新开工房屋建设项目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47.3%,引进培育3个装配式建筑生产及研发基地。

生活垃圾减量化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在两江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公园,废旧塑料、金属制作而成的休闲座椅、儿童游乐设施,闲置物品交换区,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玩。

生活垃圾中的废纸、易拉罐等高价值垃圾被分类后,剩余的低价值垃圾如何最大化利用?这个公园还配套建有大件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该公园设计运营方新安洁环境卫生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针对旧家具、旧床垫等大件生活垃圾难利用的问题,企业投入近600万元建设了这个中心,通过破碎、分拆设施,金属、木料可回收,其他垃圾再焚烧处理,“中心日处理量20吨,目前处于饱和处理状态,已实现微利运行。”

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范卫东说,两江新区已有8个街道、52个社区、414个物业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居民参与率98%、回收利用率42%,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案例入选“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案例”。

统计显示,重庆市已建成机关、学校、医院、园区等“无废单元”24类、1500余个,通过“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形成“无废城市”共创共建共享氛围。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将继续深化全域“无废城市”试点,打造5000个“无废单元”、发布“无废”指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效果评估,让“无废城市”建设惠企惠民,更好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无废城市”建设的重庆探索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